02书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19章 两京十六省

第919章 两京十六省


朝廷没钱朱由检是知道的,他也没有在这时重修边墙的打算,所以就问刘遵宪道:

    “刘卿也听到了,现在朝廷没钱,无法重修边墙。”

    “你说辽东的边防该怎么办?”

    刘遵宪思索一会儿,说道:

    “既如此,臣以为辽东应该拆分。”

    “不能整体改设为辽宁省,而是应该分成辽东、辽西。”

    说着,他手指地图解释:

    “从地图上看,原本的辽东都司,可谓三面受敌。”

    “西面是蒙古人,东北面是女真人,东南面是朝鲜人。”

    “蒙古人和女真人经常与大明为敌,朝鲜对大明向来恭顺,但也要小心被外敌降服。”

    “天启七年的时候,建虏就逼降了朝鲜人。”

    这番话说得没错,群臣纷纷点头。

    理藩院掌院黄立极则想到了毛文龙脱离朝鲜的提议,出言道:

    “东江伯一直想直属朝廷,而非作为朝鲜的附庸。”

    “若是这件事能办成,辽东会少一面敌人。”

    群臣闻听此言,顿时觉得极为悦耳。认为这就是藩屏的作用,可以为大明屏蔽敌人。

    朝鲜是个大国,它被外敌降服后,对辽东的威胁会很大。

    但是有东江领做屏障,就有了一层防卫。

    至于东江领强大威胁辽东怎么办?

    只能说小小的东江领,根本不被群臣放在眼里。

    相比号称“三千里江山”的朝鲜,方三百里的东江领,实在是太小了。

    许多臣子,已经在夸赞毛文龙公忠体国,应该接纳他成为大明直属领主。

    朱由检也有些意动,觉得可以操作一下。

    但此时不是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他说道:

    “东江领等领地直属的事情,理藩院可以和朝鲜谈。”

    “刘卿继续说说,辽东、辽西分治之后,如何应对蒙古人和女真人?”

    刘遵宪指着地图说道:

    “如果以辽东边墙的凹陷处向南延伸为分界线,辽西这边,则不用考虑女真人。”

    “以后女真人可由辽东应付,辽西则专注防守山海关,以及西面的蒙古人。”

    兵部右侍郎熊明遇质疑道:

    “若是这样,被分割的辽东压力就大了。”

    “朝鲜人的威胁且不说,它要应对东北方面的女真人,还有西面辽河套的蒙古人。”

    “仍旧是三面受敌,要应对三个敌人。”

    刘遵宪在地图上又划了一道,说道:

    “所以,辽河套一带,要新设都护府管理,专门应对辽东西面的蒙古人。”

    “这里在大宁都护府北部,臣以为可将大宁并入辽西省,大宁都护府北迁,改称辽宁都护府。”

    “以顺礼王建立的白城、或者原本辽国的上京临潢府为治所,负责治理这一带。”

    然后,他又指着辽东的北侧道:

    “北面科尔沁等地,如今建虏逃亡的地方,可以设立金宁都护府。”

    “以原本金国的上京会宁府或黄龙府为治所,负责治理这一带。”

    “如此两都护府齐设,结合西面的归化都护府,可确保辽东、辽西两省安危,降低防御压力。”

    这样一个规划,把辽东的整体防线,向外扩展了一圈。

    甚至边防部还有更远景的规划,那就是将来在漠北设立元宁都护府。以和宁、也就是蒙元兴起的哈拉和林为治所,负责治理这一带。

    辽宁、金宁、元宁,再加上已经设置的宁夏都护府,辽夏金元这四个异族政权的发源地,都将被四大都护府镇压,使之无法为害。

    如此宏伟的设想,引得群臣纷纷侧目,正视刘遵宪这位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的边防部长。

——

    朱由检同样极为欣慰,因为这样的规划,才合他的胃口,而且有可能彻底平定北疆边患。

    事实上,这也是刘遵宪的想法,身为大名府人士,他早就不想让家乡遭受边患。

    辽西省和各个都护府成立后,直面蒙古人的就是它们。北直隶可以安享太平,再不用长城有警、就要整兵防卫。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他又继续说道:

    “大宁一带,如今有哈喇慎诸部蟠踞。”

    “此辈毫无忠义,多有和建虏勾结之人。”

    “先前朝廷为了拉拢他们,没有过于追究。”

    “如今建虏败逃,臣以为应该将他们尽皆迁徙,正好为京城卫所世官腾出土地。”

    将京城卫所超编世官北迁大宁组建卫所,是去年就定下的事情。

    刘遵宪借题发挥,用他们驱赶走蒙古人。

    他希望蓟镇长城以后完全由大明掌握,不用再担心蒙古人的威胁。

    这个想法,不但刘遵宪有,朝堂上的大臣、甚至京城的官民,几乎没有不这样想的。

    “天子守国门”说着好听,面对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压力。

    草原部落时常寇边来犯的事情,群臣是不想经历了。

    就连朱由检考虑到顺天府的工业发展,同样也觉得应解决安全问题。

    他向群臣说道:

    “哈喇慎诸部,有些是心向大明的,被朝廷册封了爵位。”

    “对这些人朝廷不能亏待,应该把他们迁去哪里?”

    这分明是同意了刘遵宪的计划,刘遵宪欣喜地道:

    “臣以为可让大宁都督、也就是以后的辽宁都督满桂主持,在辽宁都护府为他们划分领地,分配牧场。”

    “满将军的东平侯国同样北迁,在辽宁都护府挑选封地。”

    “京城三千里内、长城三百里内,不应有诸侯、尤其是异族藩属存在。”

    这是朝廷先前定下的原则,刘遵宪再次提起,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他们巴不得藩属国越远越好,免得将来强大了碍眼。

    不过实际达不到,因为京城千里之内有些地方就是戈壁了。大明没有办法建卫所,如果不安排蒙古部落占着,以后可能有新兴异族崛起。

    所以最终商议的结果是,长城三百里内尽量建卫所,京城千里之内不能有诸侯国,最多为一些子男划分领地。

    就连满桂的东平侯国,同样要在千里之外划地。好在他先前就知道这件事,没有急着在大宁建设领地,而是先组建了东平二卫。

    如今要把满桂分配在辽宁都护府一带自择领地,朱由检点头说道:

    “辽宁都护府一带,原本是察罕部和内喀尔喀五部的领地。”

    “这一带的牧场不能说差,对得起满桂将军的功绩。”

    “如今察罕部已迁往漠北,留下的奈曼、敖汉两部臣服后金,已经被满将军带着联军摧毁。”

    “内喀尔喀五部同样如此,宰赛伯爵在那里没招到多少人。”

    “对这些空旷的地方,就让哈喇慎部北迁,填充这个地带。”

    “免得被什么不知名的小部落占据,以后壮大起来。”

    认同了刘遵宪的想法,让他主持这件事。

    原辽东都司和大宁分为辽东、辽西两省,大宁都护府北迁为辽宁都护府,算是正式确立。

    以后将以三辽为防线,作为京城的外围防御。

    辽宁都护府官员,确定由北迁的大宁都护府官员转任。

    辽西省的官员,则由现在管辖辽西军民府的辽东官员转任。

    新的辽东省,朱由检决定由正在前线的卢象升负责,担任巡抚治理这一带。

    孙承宗则仍是辽东督师,统辖三辽地带。

    朱由检道:

    “三辽如何划分,如何长治久安,要拿出稳妥的办法来。”

    “朕不希望像昔年修建辽东边墙那样,只顾当时不顾长远。”

    “还有辽东、辽西两地既然设省,就要把布政司、按察司、都护司三司组建起来。”

    “朝廷的都察院十三道、各部总务司的省厅,也都要加上辽东、辽西两省。”

    “这次进入战时状态立功的官员,要优先提拔选任。”

    这种增加官位的事情,群臣自然欣喜。

    他们齐声称赞皇帝圣明,更支持三辽分治。

    然后还有人提出两湖分治一直在推进,不如一起定下,省得将来朝廷机构还要变。

    朱由检点头认可,确定新设辽东、辽西、以及湖广分成的湖北和湖南四省。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将会变成十六道。

    各部总务司的省厅,同样增加到十六个,对接各省衙门。

    如果再算上南北直隶,大明将有两京十六省、一共十八个省级单位。

    加上辽宁、归化等都护府的话,将达到二十多个。

    群臣纷纷感受到大明正在中兴,齐声称颂皇帝的功绩。

    朱由检同样有些自得,因为这真的是他立下的功绩。

    自从宣德三年废除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确定为两京十三省后,大明的省级行政区域很久没有变化了。

    如今一举增加为两京十六省,让他怎不得意!(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2439_2439260/1111020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