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放跑条大鱼
在王敬直还礼后,李崇义便打开了话匣子,拉着他絮絮叨叨个没完,扯南扯北间,李二陛下忍俊不禁的笑了几声。
李崇义这小子的脾气随他老子,但话痨的毛病却不知从何而来。
自打入了军器监,这家伙有事没事,就去找军器监唠家常,弄的军器监是不堪受扰,前段时间借着年老的由头,早早回乡享清福去了。
来回几次寒暄,见两人间的生疏消失不见,李二陛下清了清嗓音,看向王敬直:
“敬直,这才离了下朝两个时辰的功夫,你急匆匆的跑来见朕,是不是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李崇义听到这话,也没思索真假,先是对着王敬直竖起大拇哥。
注意到李崇义的佩服眼神,王敬直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回陛下,说来惭愧,当时离开神龙殿时,臣是满头雾水,根本不知从何查起。”
“但突然灵光一闪,想起陛下你的提示,便驾车去了公主府,拜托南平领着臣入宫去找李斯文,在他的建议下,某才有了几分头绪。”
李二陛下不动声色,只在心里挠了挠后脑,分外不解。
他当初在神龙殿上提示啥了,不是,你怎么会想到去找李斯文,他点派了几位百骑,不是想让你从百骑司那边查起么?
但眼下还是案情重要些,李二陛下也就没过问,王敬直擅闯后宫一事。
他对百骑戍卫的本事还算放心,既然这小子能顺利找到李斯文,想来是皇后在背后指使,既然如此,他也乐得装个糊涂。
点了点头赞叹一声:“不错,看来朕没错信敬直,不知你查到了什么有用线索?”
王敬直紧忙抓起桌上供词,恭敬的送到皇帝手中,同时道:
“在李斯文的指点下,臣与百骑副统领席君买,用了些许话术,总算是打开了倭使犬上的心防,从他那里打探出了事情真相。”
“经他交代,此次陷害蓝天县公,正是淮安王府在背后谋划,昨夜李道彦造访鸿胪寺,许以重利,让犬上私藏玄甲,陷害李斯文。”
快速浏览手上证词,皇帝眼中闪过掩饰不住的怒意,拍桌冷哼一声:“果然不出所料,这些该死的乱臣贼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闻言,王敬直呆呆的眨了眨眼,不是,陛下你既然知道是淮安王府在暗中做鬼,那你之前怎么不说,隔着玩事后诸葛是吧?
不多时,李二陛下从沉思中醒来,对着王敬直点了点头:“朕明白你匆匆觐见的想法了,是打算从失踪玄甲开始查起?”
不等王敬直点头,皇帝便看向李崇义,问道:
“崇义那边查到什么线索没,铸造玄甲的手艺朝廷独一份,若朕想的没错,这些流落在外的,定是从军器监中流出!”
一直在那大眼瞪小眼,专心听热闹的李崇义,重重点了点头:“有线索!”
“嗯?”
李二陛下惊疑一声,本来只是多嘴一问,却没想...这小子觐见是真有要事汇报,还以为是闲的慌来宫里找他唠嗑。
《唐律疏议》记载:‘若有矛、矟者,各徒一年半’,意思是说,每私藏一只长矛,赏短期徒刑一年半。
而相比之下,私藏弓弩、甲胄的惩罚却要严重得多。
‘弩一张加二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私造者各加一等。甲,谓皮、铁等。具装与甲同。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
一张弓弩罪加二等,一具甲胄或三藏弓弩,流放两千里,三具甲胄或五张弓弩,当街绞死,民间私造弓弩或甲胄者,罪加一等。
就算是路边捡到甲胄,三十天内不送到官府,也和私藏同罪处理。
在如今的大唐,民间私造皮甲都属于砍头的大罪,更不要说铸造铁甲,那更是非大工匠不可为之。
而工艺流程更加复杂,材料也受到严禁的玄甲,除了军器监,民间难有余力去制造。
李崇义悄摸打量皇帝一眼,沉着脸有些无奈的道:
“经某这段时间的搜查,上任军器监多年来中饱私囊,在他藏匿的军器监甲弩坊的账册中,有大概八十具铁甲、数百弓弩未按规定销毁记录。”
“多数铁甲与弓弩流通在外,散落于各个世家,少许则被私自贩卖,下落不明。”
李二陛下瞬间明了,李崇义为何要如此打量自己,但凡前些日子,自己没有同意军器监的乞骸骨,那今日就能以重罪缉拿,彻底查清武备的去向。
但眼下军器监已然告老还乡,朝廷再派兵前去搜捕,恐平生波澜。
万分无奈的瞪了李崇义一眼:“你既然在暗中彻查上任军器监的渎职行为,为何不与朕明说,现在好了,白白放跑了一条大鱼!”
李崇义瞪了瞪眼,不敢相信这种推卸责任的话,会从李二陛下的嘴里蹦出来。
要不是您老事前开了金口,他会眼睁睁的看着军器监离开?
要知道,自打前些年进了军器监,察觉到仓库进出数目对不上后,他便开始暗中搜集证据。
多年来是夙兴夜寐,时刻不敢放松,好不容易到收网的环节了,但行动开开始,您老就亲手放跑了祸首,还好意思说他的不是?
(https://www.02ssw.cc/2431_2431545/2719395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