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大人,你莫不是在为难下官!
从长安所在的雍州,赶到相邻泾州治下的泾川县时,当地县令已经在关隘处等候多时。
“下官见过两位将军。”
施礼时,县令颇为诧异的看了眼为首将领身侧,那位细皮嫩肉的少年将军,想起密令中三令五申的‘务必配合’的命令,态度愈发恭敬。
郭孝恪也清楚,自己只是个耍威风的摆设,主要负责此事的还是身边的后生。
向一边挪了两步,笑道:“县令有什么要交代了,尽管与李校尉说,某不掺和。”
县令心中一凛,腰杆又弯下几分:
“见过小将军,下官昨夜收到密令,便即可命县中铁匠赶制,只是泾川县人少力薄,一夜时间,只打造出数十个柱形铁壳...”
泾州,也就是后世的西北矿藏区,虽说矿产丰富,但碍于此时落后的开采条件,仍然缺铁。
再加上泾川县并不富裕,村落规模较小,能在短短一夜时间里供应数十时外壳,想来已经是极限了。
虽说数量并不符合预期,但李斯文也不至于和一位无辜县令计较,摆手道:
“无妨,县令的努力,某记在心里,等日后邀功,少不了你的。”
说话间,向郭孝恪点了点头,当即便有两火兵卒,跟随县令手下人马,赶去县内接受外壳。
县令也松了口气,这密令和任务,可是从长安城里,由红旗八百里加急传来的,但凡有丁点疏忽,这个县令就要换个人来坐。
再次拜道:“大人体恤,下官感激不尽。”
“某不爱听这些没用的客套话。”
“泾州治下有六县,平均下来,你还差了五百多的任务量,等某走后,还请县令尽心尽力,三日内将剩下的补上!”
凉州城外将有吐蕃大军来犯,虽说两地路途遥远,可满打满算下来,留给后方大军的赶路时间也只有五六天的余裕。
再加上赶到后需要交接军权,安置援军,留出三日的赶制时间,已经是李斯文能接受的极限了。
旱天雷的数量缺口共五千,泾州、原州距离更近,收到密令和图纸的时间更早,所以任务更重,一州负责两千数额,会州负责一千。
而泾川县更是最先受到密令,最早开始赶制的那个,完全有足够的时间赶制旱天雷外壳,再通过驿站转交给军队。
任务量最重,独占负责六百之数。
“还要赶紧五百多枚?!”
县令心里一颤,面露几分紧迫。
泾川县中铁匠铺的数量并不多,大部分还是小型,只负责修理、打制农具的铺子,因此,积攒的铁矿数额也不多。
再加上图纸记录的铁壳工艺复杂,要求严苛。
昨夜是加班加点了一整夜,铁匠有大把力气,铁矿也充足,这才堪堪交付了六十左右的数额。
三天时间,随着时间推移愈发疲倦的铁匠,存量可能不够的铁矿,就这种情况,他怎么可能在三天里弄出五百多枚!
难不成...是自己不知觉时得罪了某位京城的贵人,这才搞出了个不可能的任务,好让他治罪下台?
见县令身体止不住的开始晃悠,豆大汗珠颗颗低落,脸色低沉,明显是自己吓自己,还成功吓坏了。
李斯文宽慰道:“县令莫慌,若是人手不足的问题,那某便教你个法子。”
“每赶制出一个合格的外壳,某便以私人身份奖励三百文钱,三日之内,有多少要多少,多多益善无上限。”
“奖励三百文?”
县令心头一震,惊呼一声后紧忙追问:“敢问大人,这...奖励要如何发放?”
“某会把奖金放在凉州、会州相邻的那个驿站,现交现付,绝不拖延。”
县令心思急转,一个外壳奖励三百文,那五百余枚就是一百五十贯铜钱,自己将近十年的俸禄!
就算要分出一部分奖励铁匠、安抚下属...但到手的少说也有近百贯的富裕。
富贵险中求,拼了!
县令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的点头道:“大人尽管放心,下官保证完成任务,绝不逾期!”
虽说不清楚这位少年将军的身份。
但从这只队伍的话语权便明白,此人身份颇高,身家更是富裕,几百贯对他来说不过洒洒水的小钱,相信不会赖账。
对于县令态度上的转变,李斯文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财富动人心,只要能及时填补上旱天雷的空缺,花点小钱就花了,李崇义的一份人情,可比这些身外之物,值钱得太多。
留下两个亲卫,监督泾川县的赶制工作,李思文等人便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县城。
转眼一月时间,一路过崇信、镇原、灵台等郡县,越发深入西北腹地,交付的旱天雷外壳便越多,与之相对的,众人的脸色也愈发严峻。
凉州,就在眼前。
远在汉代,凉州尚属于河西走廊的东部,受丝绸之路的贸易影响,显赫一时。
但经过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魏晋南北朝的战乱,让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再次回到了曾经的荒凉。
一路走来,凉州治下的各个郡县皆有大唐府兵戍卫,民众半兵半农,大部分资源向着军用领域倾泻,越是靠近凉州治下,民生发展远不如他州。
(https://www.02ssw.cc/2431_2431545/257500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