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赶紧走,我要回京告黑状!
一路东行,天地间的景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染成一片金黄。
风一刮,本就摇摇欲坠的枯叶便漫天飞舞,纷纷扬扬的遮挡住眼帘。
直到通过岐州山路,长安近在眼前,路边萧瑟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金黄的风吹麦浪,得益于冬日瑞雪,今年的收成足够百姓过个好年。
这一张张朴素的笑脸,便是汉家儿郎死战不退的信念。
若不趁着强盛时,把草原戈壁上的游牧民打得溃不成军,那等中原由盛转衰,胡蛮便会疯狂的屡犯边疆,无数百姓惨死异族刀下。
而李斯文自穿越而来,一直想要尽力避免的,就是王朝更迭时期的人间地狱,让大唐盛世来的更早一些,让百姓过得富足一些,让戍边将士更强一些...
正当李斯文一路走马观花,心绪逐渐放松之际,金光门到了,但也正好到了宵禁时候。
“城下何人?”
早在急促的马蹄声自远方响起,在城墙上站岗的兵卒们便打起了精神。
戍卫的工作不能放松,可一个个的却是驻足远望,好奇是什么人大半夜的疾驰而来,默默祈祷着,可千万别是着急报仇的纨绔,周至韦家那种事情,他们可不敢掺和。
不等李斯文回应,在前开路的薛礼便减速急停,朝着城头大吼道:
“昭武校尉,凉州监军,蓝天县公李斯文,奉旨西征,今日得胜返京,欲进宫面圣?”
武将出征,又领着大批悍卒得胜归来,贸然进城实在是对皇帝的心脏不太好,所以有明令规定,武将班师回朝需向朝廷报备,得到许可方能入城。
若正不赶巧,抵达的时间是深夜,那不好意思。
皇帝已经安寝,没人敢在这时候去闯承天门,万一再惊扰到皇帝的好事...一天几百文的工作,玩什么命啊!
当然,若是像贞观元年那般,突厥已经打到了距长安只有四十里地的泾阳,那...好像也不用派人通报,京城早就收到消息,朝廷震动。
要是有一只大军携胜归来,那还面什么圣,赶紧给朕掉头,干碎那群胡蛮!
按理来说,班师回朝的武将在外凑合一夜,也没什么大不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流程,也没人敢有怨言。
但主要是,李斯文打出的五日三捷,太特娘的哈人了!
据说这位爷是天下一等一的小心眼,不可贸然得罪,城门上的兵卒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声大吼道:
“还请小公爷在外安顿一夜,卑职这就出发赶去承天门,只等明日大门一开,便将小公爷回返的消息呈于陛下!”
早在之前,便有红旗信使将大军返京的消息传回,但李斯文回家心切,根本没等大军汇合,而是一路疾驰,率先返京,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不然,以李二陛下好大喜功的性子,定会携百官在城头驻留,亲自为功臣庆贺。
对于这个结果,薛礼也早有预料,朝上面拱了拱手:“感谢,麻烦兄弟走一趟!”
李斯文想了想,这一路轻装简行,别说帐篷了,连口粮都是紧巴巴的勉强够用,在外冻一宿实在是难为人。
“要不咱们回汤峪?”
一听这话,薛礼头都大了,自家公子本就在朝廷上结仇颇多,和御史台更是相看两厌,这不明摆着给御使送把柄么?
为难道:“公子...这不好吧,朝廷对班师回朝的武将管制严格,不报备一声就贸然返家,怕是会惹怒了陛下。”
李斯文翻了个白眼:“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非要让某这个功臣挨冻是吧。”
“算了算了,咱也不是养尊处优的主,绕路去城南的安化门吧,这些天高明留宿城外,咱们正好去他那里凑合一宿。”
“不出意外,高明将来肯定要继承大业,那咱们去找他叙职,嗯,相当合理,再说了,养殖场又不是皇城,拦不住咱们!”
“啊这...”
薛礼还想劝说一二,却见自家公子已经纵马调头,只好朝城头知会一声,领着车队追了上去。
哎,在凉州时公子言行还算守规矩,怎么一到家就原形毕露成了法外狂徒,实在让人心累。
李斯文一马当先,心里不停的琢磨着,临走前,萧锐神秘兮兮的说长安有个惊喜等着自己,想来,是高明养猪有成?
年前,大概在中秋之后,十一月的时候,他在汤峪点醒高明,让他放下政务去城外养猪。
同时也能让他逃离皇宫这个压抑之地,调整心情,以防将来走上极端。
转眼这就到了来年八月,九个多月的时间,也恰巧到了土黑猪出栏的时候。
说起这事,还是之后土豆大丰收,胖厨娘成功复刻出了猪肉炖粉条这道家常菜。
自己品鉴完一盆后不禁感慨,他乡遇故知,果然是人生一大喜事,久别重逢,连这猪肉都美味了不少!
结果连吃几天才豁然发现,原来不是故乡滤镜美化后的错觉,这猪肉是真的美味!
好奇心作祟下,趁厨娘不在的时候,悄摸去厨房逛了一圈。
李斯文这才一拍脑门,原来现在养殖的还是土黑猪,怪不得迟迟没有等到高明的好消息。
(https://www.02ssw.cc/2431_2431545/2402092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