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9章
符婉闻言也是无奈,这宁三爷,可真是对龙涎香爱得深沉。
“龙涎香没遇上,就是点家里的土特产,希望三爷别嫌弃!”
宁三爷面上遗憾,但还是笑着摇摇头,“不嫌弃,怎么会嫌弃。
想当年我下放的时候,什么土特产,那都是金疙瘩,也是那时候,我才体会到窝窝头和红薯饭有多好吃。”
“红薯饭?您当年下放到哪了?”
符婉有些好奇,符明几人也来了兴趣。
当年符家村也来过几个下放的老人,只不过那时候符婉符明也就十岁不到,这会儿也记不太清了。
只记得他们不怎么跟村里人来往,老村长虽然不会为难人,但也得听安排,让那些下放的人每个礼拜去祠堂批斗。
那时候符婉符明也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后来刮台风,那些人住的房子塌了,有两个年纪大的被土砖砸了,永远地留在了符家村。
其他的人在平反后就回去了,前几年还回来过,甚至还给老村长和符大爷带了两瓶好酒。
其实在那个年代,他们下放符家村的已经算幸运的,不少跟他们一样被下放到其他村的,不仅被村民们欺负,还吃不上饭,几年的搓磨下来,人也不行了。
甚至等不到平反,就变成了小土包,再也回不了故乡。
符婉还记得当年村里也有孩子学其他村的,追着那些老人后面扔石头,喊臭老九。
好巧不巧被符大爷看见,当即便骂了那群孩子一顿。
村长见着也没说什么,只是转头拧着眉便喊了全村人开会。
符大爷当过兵,老村长也给前线送过物资。
俩人的观点一致,那就是不管外面是什么安排,那些下放过来的都是华国人,大家伙不能随便欺负人。
所以即使有批斗会,那也是例行公事,符老村长从不克扣他们的工分,那些下放的老人也懂得好,偷偷写了教材,让村长安排知青给村里的孩子上扫盲班。
这也是为什么符婉符明那一辈有不少人读了书,文化程度比附近村的人好很多。
“我啊,我当年下放去了南方。那里穷是穷,风景却不错!”
提起自己下放的那段日子,宁三爷脸上笑意不减,一看下放时也没受多少苦。
符婉不知道的是,当年宁三爷下放,他那些朋友没少帮忙打点,加上还有个秦福,所以宁三爷除了瘦了点也没受什么罪,呆了两年不到就平反回来了。
本身就是个瞎子,放到农村也干不了什么活,工分自然也少。
更何况那些农民自己也吃不饱,不少人一天就吃一顿,宁三爷偶尔能吃上红薯饭,已经是很不错的生活了。
几人聊了一阵,秦福像是想起什么,转身进屋拿了个东西出来。
“小符同志,这是下午拍卖会的名册,你看看有什么感兴趣的。”
符婉接过,这拍卖会一看挺正式,连拍卖会的名册摸起来都是用的上好的纸。
打开小册子,符婉一目十行地看下来,看到最后还是忍不住感叹。
到底是京城啊,一个普通的拍卖会,竟有这么多宝贝。
明清的花瓶玉器,齐白石的画,还有不少珠宝钟表,以及稀有的古钱币。
甚至不全是华国的,也有欧洲的雕塑和油画,符婉看了一圈,终于在最后一页第一行,看见了她想要的金针。
九玄金针一副。
(https://www.02ssw.cc/2430_2430626/2387619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