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 第869章 一触即发

第869章 一触即发


孙坚点头道:“好!明日一早,我们便率军出战,定要将董卓打得落花流水,让他再也不敢侵犯中原!”

次日一早,孙坚和袁绍率领八万大军,来到了虎牢关下。董卓也率领十万大军,在关下列阵。双方的大军对峙着,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董卓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站在阵前,看着孙坚和袁绍,冷笑道:“孙坚、袁绍,你们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敢率领大军前来讨伐我?今日我定要将你们打得落花流水,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

孙坚也不甘示弱,大声说道:“董卓,你这个乱臣贼子,残害百姓,祸乱朝纲,天下人都对你恨之入骨。今日我们率领大军前来,就是为了讨伐你这个乱臣贼子,为天下百姓讨回公道!”

就在两人对峙之际,吕布突然骑着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从董卓军的阵中冲了出来。他来到阵前,看了一眼孙坚和袁绍,又看了一眼董卓,突然举起方天画戟,朝着董卓的方向指去,大声说道:“董卓,你这个老贼,残害忠良,作恶多端,我今日定要杀了你,为民除害!”

董卓见状,心中大惊,连忙说道:“奉先,你我乃是父子,你怎能如此对我?”

吕布冷笑道:“父子?你不过是利用我罢了。今日我就要为天下百姓除了你这个祸害!”  说完,吕布便率领着自己的麾下,朝着董卓军冲去。

董卓军的将士们见状,都十分惊慌,纷纷后退。孙坚和袁绍见状,心中大喜,连忙下令,让大军冲锋。八万大军如同潮水般朝着董卓军冲去,与吕布的军队汇合在一起,对董卓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董卓见大势已去,心中十分害怕,连忙率领着自己的亲信,朝着长安方向逃跑。孙坚和袁绍见状,连忙率领大军紧追不舍。经过一番激战,董卓军大败,死伤无数,大部分将士都投降了孙坚和袁绍。

孙坚和袁绍率领大军进入了虎牢关,安抚了城中的百姓。随后,他们又派人去追击董卓,想要将他彻底消灭。可是董卓跑得太快,最终还是让他逃脱了。

虽然没有彻底消灭董卓,可孙坚和袁绍还是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他们不仅收复了虎牢关,还歼灭了董卓的大部分兵力,为日后讨伐董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坚站在虎牢关的城墙上,看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虽然这次取得了胜利,可想要彻底打败董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相信,只要天下诸侯团结一心,共同讨伐董卓,总有一天,他们一定能将董卓这个乱臣贼子彻底消灭,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孙坚伫立在虎牢关的城墙上,猎猎长风拂动他的战袍,将他脸上的疲惫与坚毅一并扬起。远处的天际线被夕阳染成一片绚烂的橘红,可那暖色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中对乱世的忧虑。他手中紧握着那柄跟随自己多年的古锭刀,刀身上还残留着昨日激战的血痕,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场胜利的来之不易。

“文台兄,今日收复虎牢关,歼灭董卓大军主力,此乃讨董大业的一大步啊!”  袁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喜悦。他身着华丽的铠甲,腰间悬挂着象征身份的玉带,脸上满是志得意满的神情。身后跟着一群诸侯将领,个个面带笑容,纷纷向孙坚道贺。

孙坚缓缓转过身,对着众人拱了拱手,语气沉稳:“本初兄过誉了。此次能取得胜利,全靠各位诸侯同心协力,将士们奋勇杀敌。若论功劳,在场的每一位都功不可没。”  他目光扫过众人,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只是董卓未除,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如今虎牢关已在我们手中,这便是我们继续讨伐董卓的根基。”

袁绍闻言,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又恢复如常:“文台兄所言极是。不过董卓已如丧家之犬,逃往长安。他手下兵力大损,短时间内怕是难以东山再起。我们不如先在虎牢关休整几日,再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其他诸侯也纷纷附和,经历了连日的激战,他们早已疲惫不堪,此刻只想好好休整一番。

孙坚心中虽有顾虑,但也明白将士们确实需要休息,便点了点头:“也好。那便先让将士们在虎牢关休整三日,三日之后,我们再召开诸侯大会,共商讨董大计。”

接下来的三日,虎牢关城内一片热闹景象。将士们有的在擦拭兵器,有的在操练兵马,还有的则在城中四处闲逛,感受着胜利后的轻松氛围。百姓们也渐渐从战乱的恐惧中走了出来,纷纷打开家门,摆摊贩卖货物,城中的烟火气逐渐浓郁起来。

孙坚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放松休息,他每日都亲自到军营中视察,慰问受伤的将士,了解军队的休整情况。这日,他在巡查军营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禀报:“孙将军,我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东西,还请将军前去查看。”

孙坚心中疑惑,便跟着那名士兵来到了战场遗迹处。只见几名士兵正围着一个精致的锦盒,神色好奇又敬畏。孙坚走上前,示意士兵打开锦盒。当锦盒被打开的瞬间,一道耀眼的光芒从中射出,在场的众人都不禁眯起了眼睛。

待光芒散去,孙坚定睛一看,只见锦盒中摆放着一枚通体洁白的玉玺,玉玺上方雕刻着五条栩栩如生的神龙,龙身缠绕,神态威严。玉玺下方刻着八个古朴的篆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  这不是传国玉玺吗?”  孙坚身旁的一名老将领失声惊呼,眼中满是震惊。

孙坚心中也是掀起了惊涛骇浪。传国玉玺乃是秦始皇时期所制,象征着皇权正统,历经数代传承,一直是天下人争夺的至宝。当年王莽篡汉时,传国玉玺失踪,没想到今日竟会在虎牢关的战场遗迹中被发现。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小心翼翼地将传国玉玺捧在手中。玉玺入手温润,质地坚硬,上面的纹路清晰可见,绝非赝品。“此事万万不可声张。”  孙坚严肃地对在场的士兵说道,“传国玉玺关乎天下安危,若是被他人知晓,必定会引发轩然大波。你们今日所见,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半句,否则军法处置!”

士兵们连忙点头应是,脸上满是敬畏之色。孙坚将传国玉玺妥善收好,心中却开始泛起了嘀咕。传国玉玺的出现,究竟是福是祸?若是将此事公开,诸侯们必定会为了争夺玉玺而反目成仇,到时候讨董大业必将功亏一篑;可若是将玉玺私自藏匿,一旦被人发现,自己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思来想去,孙坚最终还是决定暂时将传国玉玺秘密藏匿起来,待日后讨董大业成功,再将玉玺交还给汉室正统。他叮嘱身边的亲信严加看管,不得有丝毫差池,随后便带着复杂的心情返回了自己的营帐。

三日的休整时间很快便过去了。这天,诸侯大会在虎牢关的议事大厅如期召开。大厅内,诸侯们按身份地位依次落座,气氛严肃而紧张。袁绍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今日召集各位前来,便是为了商议如何继续讨伐董卓。如今董卓逃往长安,凭借长安的险要地势和剩余兵力,必定会负隅顽抗。各位有何良策,尽可畅所欲言。”

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诸侯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在思索着对策。过了片刻,北平太守公孙瓒站起身来,朗声道:“董卓残暴不仁,祸乱朝纲,如今已是穷途末路。我们应当乘胜追击,率领大军直取长安,一举将董卓歼灭,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公孙瓒的话音刚落,河内太守王匡便起身反驳:“公孙太守此言差矣。长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董卓必定会在长安布下重兵防守。我们刚刚经历大战,兵力虽有优势,但将士们疲惫不堪,若是贸然进攻长安,恐怕会损失惨重。依我之见,不如先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劝说董卓投降。若是董卓拒不投降,我们再出兵不迟。”

“王太守,你这是在助长董卓的气焰!”  公孙瓒怒视着王匡,“董卓狼子野心,怎会轻易投降?若是我们拖延时日,让董卓有了喘息之机,他必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我们想要消灭他,就更加困难了!”

“公孙太守,你简直是鲁莽行事!”  王匡也不甘示弱,“打仗讲究的是策略,而非一味蛮干。我们应当谨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大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其他诸侯见状,也纷纷加入了争论,有的支持公孙瓒的观点,主张乘胜追击;有的则赞同王匡的看法,认为应当谨慎行事;还有的诸侯则态度暧昧,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显然是在观望局势。

孙坚坐在一旁,看着诸侯们争论不休的样子,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失望。他原本以为,收复虎牢关后,诸侯们会更加团结,共同致力于讨董大业。可如今看来,诸侯们心中各有盘算,根本无法做到同心同德。

就在这时,袁绍猛地一拍桌子,大喝一声:“够了!”  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诸侯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袁绍身上。袁绍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各位的想法都有道理,但是争论下去也无济于事。依我之见,我们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大军由公孙瓒将军率领,前往函谷关驻守,监视董卓的动向,防止他派兵反扑;另一路大军则由我亲自率领,在虎牢关附近囤积粮草,招募士兵,为日后进攻长安做准备。各位觉得如何?”

诸侯们闻言,纷纷表示赞同。公孙瓒虽然心中仍想乘胜追击,但也知道袁绍的安排有一定的道理,便点了点头:“既然本初兄已有安排,那我便率领大军前往函谷关驻守。”  其他诸侯也没有异议,毕竟袁绍是此次讨董联盟的盟主,他的安排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孙坚看着袁绍的安排,心中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妥。袁绍将大部分兵力留在虎牢关附近,只派公孙瓒率领少量兵力前往函谷关驻守,这显然是在保存自己的实力,根本没有真心想要尽快消灭董卓。可他也知道,自己若是提出反对意见,必定会遭到袁绍和其他诸侯的排挤,无奈之下,只好沉默不语。

诸侯大会结束后,诸侯们便按照袁绍的安排各自行动起来。公孙瓒率领大军前往函谷关,袁绍则在虎牢关附近积极囤积粮草,招募士兵。孙坚则回到了自己的军营,继续整顿军队,同时密切关注着诸侯们的动向。

这日,孙坚正在军营中操练兵马,一名亲信匆匆跑来禀报:“将军,袁绍大人派人送来请柬,邀请将军前往他的营帐赴宴。”

孙坚心中疑惑,袁绍无缘无故为何会邀请自己赴宴?他沉吟片刻,觉得其中或许有诈,但若是不去,又会显得自己心虚。思索再三,他还是决定前往赴宴,看看袁绍究竟有什么用意。

孙坚带着几名亲信来到袁绍的营帐外,营帐外守卫森严,士兵们个个神色严肃。孙坚心中更加警惕,他整理了一下战袍,迈步走进了营帐。

营帐内,袁绍正坐在主位上,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丰盛的酒菜。看到孙坚进来,袁绍连忙起身相迎,脸上堆满了笑容:“文台兄,你可算来了。快请坐!”

孙坚拱了拱手,在袁绍对面的座位上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本初兄今日邀请我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袁绍笑了笑,给孙坚倒了一杯酒,缓缓说道:“文台兄,近日来辛苦你了。今日邀请你前来,只是想与你好好叙叙旧,顺便感谢你在收复虎牢关的战役中立下的大功。”

孙坚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眼神锐利地看着袁绍:“本初兄客气了。讨董大业乃是天下诸侯共同的责任,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若是本初兄没有其他要事,那我便先告辞了,军营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处理。”

袁绍见孙坚态度冷淡,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又恢复如常:“文台兄,何必如此着急离开?难道你就不想知道,我为何要将大部分兵力留在虎牢关附近,只派公孙瓒将军率领少量兵力前往函谷关驻守吗?”

孙坚心中一动,果然袁绍邀请自己前来,并非只是叙旧那么简单。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愿闻其详。”

袁绍放下酒杯,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文台兄,你以为我们真的能够凭借这些诸侯的力量,彻底消灭董卓吗?”

孙坚眉头一皱:“本初兄此言何意?如今我们已经收复了虎牢关,歼灭了董卓的大部分兵力,只要我们继续团结一心,必定能够消灭董卓。”

“团结一心?”  袁绍冷笑一声,“文台兄,你太天真了。你以为这些诸侯真的是为了讨伐董卓,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吗?他们不过是为了各自的利益罢了。一旦董卓被消灭,他们必定会为了争夺地盘而互相残杀,到时候天下只会更加混乱。”

孙坚心中一震,袁绍的话虽然残酷,却也道出了实情。他沉默片刻,问道:“那本初兄的意思是?”

袁绍站起身,走到孙坚面前,压低声音说道:“文台兄,如今传国玉玺下落不明,若是我们能够找到传国玉玺,凭借传国玉玺的号召力,必定能够号令天下诸侯。到时候,我们再逐步消灭其他诸侯,统一中原,岂不是比一味地讨伐董卓更有意义?”

孙坚听到  “传国玉玺”  四个字,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他没想到袁绍竟然已经开始惦记传国玉玺了。他强装镇定地说道:“本初兄,传国玉玺失踪多年,想要找到谈何容易?我们还是先专注于讨董大业吧。”

袁绍紧紧盯着孙坚的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文台兄,我听说你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不知是否与传国玉玺有关?”

孙坚心中大惊,难道袁绍已经知道了传国玉玺被自己发现的事情?他连忙摇头:“本初兄,绝无此事。我们在清理战场时,只是发现了一些普通的兵器和粮草,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东西。本初兄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去调查。”

袁绍见孙坚矢口否认,眼中闪过一丝怀疑,但也没有继续追问。他笑了笑,说道:“既然文台兄这么说,那我便相信你。只是文台兄,你可要想清楚,传国玉玺乃是天下至宝,若是能够得到它,便能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你若是真的发现了传国玉玺,可一定要告诉我,我们兄弟二人共同商议,如何利用传国玉玺实现大业。”

孙坚心中暗自警惕,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说道:“若是我真的发现了传国玉玺,必定会第一时间告知本初兄。时间不早了,我还要回军营处理事务,就先告辞了。”

说完,孙坚起身拱了拱手,便带着亲信匆匆离开了袁绍的营帐。走出营帐后,孙坚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知道,袁绍已经对传国玉玺产生了怀疑,日后自己必定会面临更多的麻烦。

回到军营后,孙坚立刻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将领,将今日在袁绍营帐中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将领们闻言,纷纷愤怒不已。

“将军,袁绍这是狼子野心啊!他根本就不是真心想要讨伐董卓,而是想要争夺传国玉玺,实现自己的野心!”

“将军,我们不能再跟着袁绍干了!他这样的人,迟早会出卖我们的!”

孙坚摆了摆手,示意将领们安静下来。他沉声道:“各位的心情我理解,但是现在我们还不能与袁绍决裂。若是我们现在离开讨董联盟,必定会遭到其他诸侯的围攻,到时候我们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那将军,我们该怎么办?袁绍已经对传国玉玺产生了怀疑,日后他必定会想方设法地调查此事。一旦传国玉玺的事情败露,我们就危险了。”  一名将领担忧地说道。

孙坚思索片刻,说道:“传国玉玺之事,绝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决定,将传国玉玺秘密送回江东,交给我的家人妥善保管。同时,我们要加快整顿军队的速度,增强我们的实力。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我们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才能实现讨伐董卓,还天下百姓太平的目标。”

将领们纷纷点头赞同,他们知道,孙坚的决定是目前唯一的办法。随后,孙坚便挑选了几名忠心耿耿的亲信,让他们乔装打扮,秘密将传国玉玺送回江东。

就在孙坚秘密安排送传国玉玺回江东的同时,袁绍也在营帐中与自己的谋士商议着事情。

“主公,依属下之见,孙坚必定知道传国玉玺的下落。今日他在营帐中的表现,明显是在掩饰什么。”  一名谋士对袁绍说道。

袁绍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阴狠:“我也觉得此事蹊跷。传国玉玺乃是天下至宝,绝不能落入孙坚手中。若是孙坚真的藏匿了传国玉玺,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它夺过来。”

“主公,那我们该如何做?若是直接派人去调查孙坚的军营,恐怕会引起孙坚的警觉,甚至会导致诸侯联盟破裂。”  另一名谋士担忧地说道。

袁绍沉吟片刻,说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可以先派人暗中监视孙坚的动向,看看他是否有异常的举动。同时,我们要继续在诸侯中散布谣言,说孙坚可能藏匿了传国玉玺,让其他诸侯对孙坚产生怀疑。等到时机成熟,我们再联合其他诸侯,向孙坚施压,逼迫他交出传国玉玺。”


  (https://www.02ssw.cc/2428_2428954/4351022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