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章 我明白
姜远寒导演的电影获得了很大成功。
京报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标题是《科研人也是我们的英雄》。
文章里,专门提到一位“青年女导演”的作品,把科研人员的真实生活搬上银幕,用真情打动了观众。
广播电台里,播音员的声音里带着振奋:“这部影片让我们看见了科研战线上的普通人,他们默默无闻,却撑起了国家的未来。”
街头巷尾,年轻人们三三两两议论:“以后咱们也去看这样的电影,比那些虚假的打斗片强多了!”
一些工厂的工会,甚至专门组织集体观影,把它当成学习先进的精神教材。
科研院的职工们更是心潮澎湃。
很多研究员第一次在银幕上看见自己工作场景的缩影,甚至有人忍不住掉泪。
“姜导拍出了我们的心声啊。”
“是啊,多少年了,终于有人懂得我们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科研院领导在例会上也专门提到这件事。
“姜导演的作品,让社会重新认识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以后我们要更多地配合类似拍摄,让科研精神被看见。”
有年轻研究员背地里小声道:“现在谁还敢小瞧姜远寒?她是第一个敢拍科研题材的导演!还是个女导演!”
另一个附和:“你别忘了,她还是霍研究员的对象呢。”
说完两人对视一笑,眼里满是敬意。
与最初她来科研院送饭时被冷眼相待的境况相比,如今,所有人对她都带着三分敬意,甚至主动打招呼。
“姜同志,电影拍得太好了!”
“以后有机会,我们实验室愿意再接受你的拍摄!”
姜远寒谦虚笑着一一回应。
她心里明白,这不仅是属于她的荣耀,更是属于霍衍和整个科研院的。
京市的街道上贴满了宣传画和标语,空气里带着一种正在变化的气息。
姜远寒执导的电影上映已经半个多月,观影人次还在不断攀升。
原本以为这股热度会随着时间消退,没想到却愈演愈烈。
不仅是工厂、机关单位在组织职工去看,连学校、部队也在点名要求学习。
许多人走出影院时眼眶都是红的,尤其是那些科研人员的家属,几乎是哭着说:“终于有人把他们说出来了!”
电影的影响力不止于此。
就在上周,***收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邀请,东欧某国举办的青年电影节,点名要邀请青年导演姜远寒携片参展。
紧接着,法国的一家报纸刊登了长篇影评,直接称她是“来自东方的锐利之声”,并写道:“她的镜头没有矫饰,却让人看见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
消息一出,整个文艺圈都沸腾了。
对八十年代的电影人来说,能走出国门就是至高荣誉,更别说是在国际影展上展映。
可是,赞誉的声音传来的同时,质疑也如影随形。
不久之后,一个文化交流团抵达京市。队伍里有几位来自东欧的电影工作者,他们通过字幕看了这部电影,竟在现场情不自禁地站起来鼓掌。
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导演,激动地握着姜远寒的手,用带口音的中文说道:“你们的电影,有力量!不是造作的,不是虚假的,是活生生的人民!”
另一位外国记者也兴奋地说:“我愿意把这部片子介绍给我的国家,更多人该看到它。”
这样的赞誉分量极重。
新闻很快被写进了京报,一时间,“青年导演姜远寒”成了文化圈子里的新名字。
家里,韦桂芳把报纸摊在桌上,笑得合不拢嘴:“小寒啊,你现在可是咱们家的光荣!”
姜超元更是眯眼点头:“这丫头,有出息!”
姜远寒却没飘飘然。
她只是轻声说:“这是大家的功劳。”
可心底那股坚定,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
当然,外界并非全是赞誉。
在热烈掌声的背后,也有一些酸话悄然出现。
“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当什么导演?”
“她能成名,不还是靠男人撑腰?”
这些声音传到姜远寒耳里时,她只是冷笑。
经历过前世的悲惨,她早已不是那个会委曲求全的女人。
她反唇相讥:“能不能成名,观众最清楚,嘴巴酸的人,也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能耐。”
这番话不胫而走,反倒让更多人佩服她的直率。
夜晚,科研院的小路上。
霍衍结束实验,推开实验楼的门,迎面看到蹲在台阶上等他的姜远寒。
她怀里抱着个小纸袋,神色有些不自在:“今天……我想请你吃点心。”
霍衍挑眉,低声一笑:“谢我?”
“嗯。”姜远寒直视他,眼神真挚,“这部电影能顺利公映,我知道你背后帮了不少忙,霍衍,谢谢你。”
霍衍盯着她,目光深沉。
片刻后,他伸手接过袋子,唇角微微一勾:“远寒,你终于愿意承认,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姜远寒怔了怔,耳尖微红。
她忍俊不禁:“你这个说法,我怎么听着怪怪的?”
霍衍眼底闪过一抹难以掩饰的笑意,随即压低声音:“人不怪就行。”
夜风拂过,星光洒落,两人并肩而行,背影被拉得很长。
姜远寒忽然觉得,这一条她曾无比陌生又抗拒的道路,如今却踏实温暖。
观众的掌声,研究员的感动,那些外国友人的赞誉,都只是开始。
她的名字,注定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被越来越多人记住。
……
这天,姜远寒被叫到文联的会议室。
推开门,里面坐着不少人,有文联的领导,也有几个文艺圈的老前辈。
气氛并不轻松。
“远寒同志,先恭喜你,电影得到国外认可,这是好事。”主持会议的副主任开口,语气不温不火,“不过,咱们也得冷静看待,国外的舆论不等于国内的主流,你现在很年轻,成就来得太快,容易被人议论。”
姜远寒坐直身子,语气平稳:“我明白。”
话音一落,旁边一位满头白发的编剧冷笑了一声:“年轻人啊,火得快,灭得也快,你这一部片子拍得不错,可是科研题材能拍几次?再拍就成重复了!再说了,你离过婚的事,我们圈里人谁不知道?国外记者要是挖出来,可就不是好名声了。”
这话带着明晃晃的攻击。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
(https://www.02ssw.cc/2428_2428859/5038529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