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原来天下各地的好东西这么多啊!单说一个棉布印花,江南的和东北的就全然不同。一个香料配方,西域的和帝都的又不一样。
更何况那些闪瞎人眼的宝石,通透滴水的玉石,精美比玉的瓷器,栩栩如生的绣品,洁白无暇的江南造纸,就是说上三天三夜,那些好东西也说不完。
除了好物品之外,天南地北的吃食也让人看的是应接不暇口水横流三千尺。
先不说其它地方的,就良安的大盆羊肉、红焖羊蹄、酱肉饼等寻常吃食。
只这两年才兴起的,鱼片鱼丸锅子、红烧草鱼块、辣椒蒸鱼头、鱼汤泡锅巴等鱼类菜色,也就此传开。
各地商队不论,把西域商队是给吃的腰围长了两寸,他们倒是也想把自家美食介绍给大周人。
可那看不出酱料的肉丸子,直接拿刀削着吃的腌牛肉,煮不烂的硬心面条,大周人实在吃不惯。
倒是葡萄酒大受好评,几家商队订了明年的份。
一场交易让几方都满意,各大商队不用出国跋山涉水就换到域外的货物。
西域的商队不必往帝都江南走,就换到大周的好货。最满意的自然是柳城主,一举把城中作坊所有库存清干净了,还大赚特赚了一笔。
最重要的是三个月收的商税,比另外十个月加起来都多。柳城主当下发通告铭文,以后每年四五六三个月,为良安商贸月。
这三个月内不论那国那地的商队来良安,都可享受食宿半价的优惠,一应买卖官府为第三方,绝不会有坑蒙拐骗的情况发生。
一时良安的夏天跟冬天的冰灯街一样吸引人,许多舞女乐团、杂耍口技、戏班剧院都赶着四月里来良安,就为赶上商贸月的东风大赚一笔。
不过三年,盛夏良安的名声便就此传遍全国乃至域外各国,良安真的成了西北商贸第一城。
风细很是有先见之明的在六月商贸节之后,开始扩城计划,老城不理,沿着哈拉河往西南,去往昆仑的方向扩建新区。
一应客栈、酒楼、商贸会所等等都往这里修。最最重要的是路要修好,不论是往昆仑还是往凉州肃州甚至过了哈拉河往北,都修一条能通四辆马车的大道。
“条条大道通良安”这句话暮大将军亲自手写,挂到了府尹的书桌前,就是提醒他修路之重。良安有钱有人有取之不尽的材料,这修路就容易多了。
先不说良安城轰轰烈烈的翻新计划,却说三月底回到帝都的云涛。
一路风尘仆仆自不必多说,待他们一行人回到帝都,正是阳春三月,那番春意浓烈之感与冰天雪地的良安形成鲜明对比。
也让累了一个多月的他们感到身心舒畅。不待多加休息,云涛便动作起来,先把二秀亲手交到李婶手中。
李婶一家三口,可谓是经历死别重逢的,当年扶阳江发水时,李婶还是黑发妇人,小石头是个流鼻涕的娃娃,二秀是个腼腆体弱的小姑娘。
此时重逢,头发半白苍老许多的母亲,已经长成少年的书生弟弟,已是如花似玉的姐姐。
哪里是久别重逢,说是前世重生再相逢都不为过!一别十几年啊!本以为对方早已身化枯骨魂归黄泉,却不想还有活着相见的一天。
(https://www.02ssw.cc/2426_2426882/1286721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