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赵立自然心动,又怕这么走了风细生气。风细却提前派人知会他,想去帝都只管去,人往高处走,你还要接着科举,自然该去!
就这样赵立带着无限憧憬去了帝都,至于他会在帝都博得什么样的前程,以后再说。
却说因为成语大全一书,又有不少秀才来良安谋生,小学堂倒是不再缺夫子了。
并且因为赵立出书是风细给的建议,便不时有秀才夫子打着上门请教的名义,请风细帮忙给出书建议。
如同向编辑约稿一样,有的单纯为了赚出版费,风细便让他们写一次市场少有的。
比如书生小姐类的话本子啦、曲折的戏文啦、从未有过的《手把手教你种菜园》这类的种植书啦,详细介绍了现在大周常见作物防虫防病。
《食遍大周》这类的美食书,还分八大菜系写了八本。连带着《点心大周》《营养羹汤》也写了几本。
甚至《形象汉字启蒙书》薄木片雕刻的字和图,拿铁环串着,教两岁多孩子认字用。还别说,这类书卖的那叫个火。
经常才印刷出来就被订购完了。书局赚的盆满钵满,那些约稿的秀才同样赚的置房置地娶媳妇。
只是让风细奇怪的是,这些约稿的秀才用的全不是真名,都是临时起的笔名。
不由奇道:“他们这是嫌出这种书没脸见人呢,还是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好听呀?”
冰雨直接一个大白眼:“他们还等着出策论呢,现在写这些市井小民喜欢的书,当然不敢用真名!
你看看这个汪求真,写的这本红鸾记戏本子,如今满城最火的戏就是这个。连凉州和肃州开始传唱了。
大家都赞这个作者真妙人。若是知晓真妙人就是汪求真,以后他写策论岂不跟红鸾记相提并论?哪个达官贵人会看!”
“也就是说这些秀才之所以这么努力的跟我约稿,就是为了赚出版费喽?”
“呃,城主大人,你才知道吗?”
风细一噎,好吧,我早就知道了!只是没想到这些秀才这么直接!也是现在的人没眼光啊,这些书多好!
这些书才该流传下去,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比起那些经啊策啊,只有老学究爱看的书,这些更有价值好不好!
可惜全大周只有风细一个人这么想,当良安书局出版的这些“市井小民爱看的书”流传甚广,甚至把帝都几大书局出版的新书销售量给比了下去。
眼红说酸话的就来了,什么“到底是个女流之辈,好好的良安文风都被带坏了,市面上竟是这类不入流的书,一本圣贤之作都找不到!”
“她这是带坏民风,看看,良安百姓都看些文本,时间一久,谁还识孔孟?只把这些不入流的奉为经典!”
特别是在学院传播之后,那些青年男女最爱这种说情情爱爱的话本子。
看的那叫个如痴如醉,特别是只出了上集还没结局的,更是连茶饭都不思,恨不得把作者抓起来让他写续集。
夫子们虽然一禁再禁,抓到传播者就毁书罚人,可私底下仍是传着看。这下惹到御史了,上本参柳城主怂恿门下之人写出这类误人子弟的书,该罚该禁!
皇上二话不说,只把那本《成语大全》扔到御史脚下:“你家中可有买这本书?”
“老臣家有三个小孙子,都极爱这本书。”
(https://www.02ssw.cc/2426_2426882/1286713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