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罐头厂一日游(上)
听完格罗西恩颇为自豪的大笑,库瓦斯克一时不知道该作何表情。
放在别的地方,你一个臭鱼贩子,敢自比主教教士,相似了是不是?
不被听到倒好,听到了,免不了吊到树上一顿打。
可现在,这位格罗西恩居然是光明正大,在清醒状态下说出的这番话。
格罗西恩敢这么说,自然是有缘由的。
他有正统教皇圣孙冕下霍恩颁发的“三年缴税无漏无误”纪念勋章,更有“信民企业家”勋章。
在“信民企业家”之上,还有“传教士企业家”“高级传教士企业家”“神甫企业家”等勋章等着他去冲锋。
他倒要看看,谁还敢再骂他是臭鱼贩子!
跟着格罗西恩向前,往前便是左右两块区域。
左侧是高院围墙的工厂,右侧则是工人们居住的木屋民居。
民居前靠街道的那一侧,还有车马行、邮局、理发店等等。
在右侧围墙前,他还看到了一个高耸的塔楼般建筑。
那是用木板建成的巨大圆桶,简直像是一个悬空的小池塘一样。
白色的蒸汽与浓重的煤烟味混在空气中,被风吹着一个劲往鼻子里钻。
望着水桶下的店铺,以及排成了一条长龙,库瓦斯克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念着招牌:“给于水停止……”
“那叫给水站,你这还不如我自学的水平呢。”帕拉克忍不住纠正道。
尽管热泉堡罐头厂就建立在水边上,可真要挑水上来,那得好长一段路。
除了沿街叫卖的送水马车,马口铁罐头厂还给工人们建立了专门的自来水站。
这边的工房有专门的给水站与锅炉房。
与大部分城镇特有的送水马车不同,罐头厂这边不仅不用送水,甚至还能往周边偏远的伐木场或据点送水。
他们一行来的算早,刚好能看到穿着白色围裙的妇女们提着用呢绒包裹的水瓶来打水。
这些妇女有着明显山地人的风范,个子高挑,形容粗犷。
捋到小臂的袖子,露出衣服下扎实的肌肉,人人都提着三四个水瓶。
库瓦斯克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就忍不住咂舌:“这也太奢侈了吧?”
“什么奢侈?”
“你们自己看。”库瓦斯克指着呢绒布中的铜色光泽,“他们用的可都是铜水瓶呢!”
在这个时代,随着王庭大量输入贵金属,铜的价格越来越低,银铜兑换比越来越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铜器的价格就很便宜了。
事实上,普通平民想要买一个铜盆或者铜锅,起码要攒半年的钱。
就算热泉堡周边都是富饶的铜矿区,所以铜器比外界低,也不至于人手三四个啊。
“哎呀,你误会了,那是保温瓶,和前些年烙印城的搪瓷有些像。”格罗西恩向着两人介绍,“外层的铜色光泽是龙语炼铜的副产物——蓝铜,它的隔热性能很好。
给玻璃瓶外层镀一层蓝铜,再刷一层史莱姆胶,裹上呢绒布和藤筐防撞。
这热水保温瓶,拿木塞塞住,能保温八个小时。
而且由于是副产物,所以价格很便宜,五个第纳尔就能买一个了。
好像就是隔壁的巴姆家的七个矮人兄弟在做这个,也挺红火。”
莫洛卡这下好奇了:“这有给水站,自己烧就是了,要什么打什么热水啊?”
“其一是因为这里初创,到处都是木质建筑,随意生火怕烧了。”帕拉克伸出两根手指,“其二嘛,则是烧水太麻烦,打扰主妇们工作。”
“这些妇人,还有工作,在家织布吗?”库瓦斯克望着这些五大三粗的女人。
库瓦斯克虽然是千河谷人,但还是被法兰同化了,更喜欢那种相对细腻柔软的女子。
“他们织布哪儿有圣械廷的机器快。”帕拉克两根手指并拢,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指向远处,“你们看。”
随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库瓦斯克和莫洛卡才惊讶发现,在工厂外围还有一片片菜田、养鸡场、养猪场。
菜田之上,三两妇人正在给卷心菜浇水,而养鸡场养猪场等肉食兽栏中都要有妇人们在播撒饲料。
经过帕拉克等人的解释,他们才明白这是圣联工厂的经典布局。
不仅仅是热泉堡这样,贞德堡和其他工业园都是这样。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工厂往往依赖水力,远离城市,所以各类货物往往价格高昂。
所以很多工厂选择自产自销,都有自己的农地,给工人家属种植,形成了男工女耕的独特形态。
男人去工作,女人在耕地,这简直倒反圣父了啊。
不过想想圣道宗那质疑一切的论调,搞点离经叛道实在正常不过了。
“靠着这些养猪场,养鸡场什么的,反正牛奶啥啊的,都能自给自足了。”
“自给自足,有这么夸张吗?这里的工人带家属都不到五百人吧。”
“谁说的?”格罗西恩的产业算是与农业相关,立刻站出来反驳,“你以为1444年的牛和1457年的牛,产出的牛肉牛奶都是一样的吗?”
在圣联,一头奶牛产出的牛奶几乎是过去两倍。
至于肉牛产出的肉,更是从一百五十磅左右增长到二百五十磅左右。
一来是圣联大量从诺恩引进优良种牛,二来是巫师们的人工调控,三来则是丰沛的饲料供应。
众所周知,圣联的粮食产出是远远高于需求的。
感谢莱亚人和法兰人两大股东,分别用不同的方式给圣联送来了初始资金。
让圣联能够完成农业革命与大量水利以及农业基建工程。
大量抛荒地被复耕,大量荒地被开垦,三年不纳粮让农夫们有了资金进行土地改良。
外加近来兴起的米麦连种和山地坡塘制度,使得小麦和米果的产出暴涨了近一倍。
目前圣联物价都在缓缓上升,唯独粮价是最美逆行者,在缓缓下降。
甚至缓缓下降,是圣镰圣锄修道院调控的结果,正常市场下,粮价早该一落千丈了。
那么多余的粮食又卖不出去,该怎么办呢?
不管是来年改种还是进城打工,他们势必要降低粮食售价。
最终的结果就是,买又没人买,吃又吃不下,丢了又可惜,干脆送进牲畜肚子吧。
很多山地人都吃上小麦面包了,燕麦啥的主食都拿去喂猪喂牛喂马喂鸡了。
别的牲畜还好点,数量还算是匀速上涨。
可是养殖周期短的鸡,则是迅速在短时间内一飞冲天,数量直线上涨。
当初圣镰修道院院长奇尔维斯公开声明,要保证圣联每个家庭每天都能吃一个蛋。
目前户均一个蛋的数量是够的,但是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吃上就不一定了。
只是在这些工厂里,一人一天一个蛋还是能够保障的。
“每人每天一个鸡蛋?”听着这工厂的免费早餐福利,莫洛卡和库瓦斯克都不断地眨着眼。
对于无裤汉们来说,鸡蛋算是最廉价的肉食,能吃一次都算是开荤了。
结果合着你们圣联天天吃是吧?
“是啊,不吃哪儿有力气工作呢?”格罗西恩摊摊手,用下巴指了指前方,“说不定,光早上这一茬就得累瘫不少人。”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2426_2426858/1111000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