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0章
听到江诚的问话,陈平脸上的憨厚笑意瞬间凝住。
握着拳的手悄悄收紧,指节泛了点白。
先是低头盯着自己的军靴鞋尖,又抬眼飞快扫了江诚一眼。
喉结滚动了两下,才艰涩地开口:“书记在那边……工作推进得稳,就是牛马区有些牧户的定居点选址,前阵子卡了些日子。”
这么一说,又似乎觉得接下来的话不适合说。
但是江诚问话他又不能不回答。
顿了顿,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常服的衣角。
脑海里快速的过了一遍话之后声音压得更低。
嗯....有几户老牧民们住惯了草场,但是地方又是他们抢来的,书记过去沟通的时候,他们不愿意搬,还有些不是本土过来的‘一些捣乱的分子,一直在扰乱定居点的水电路保障。害得少爷连着一周扎在牧场,每天跟着牧民赶羊、搭帐篷,晚上就围着篝火跟他们讲政策,后来还协调省里调了水利队,提前把引水管道铺到了选址地……”
说到这,陈平突然停住,像是意识到自己好像把所有的都说了出来。
连忙补充:“不过您放心,都解决了!现在定居点的地基都快打完了,老牧民还主动帮着看材料呢。就是……江书记那阵子天天在草原上跑,晒得比我还黑。”
听到这,江诚脸上的表情并不好。
现在已经是18年了,什么牧民还需要用赶这个词。
需要用赶的当然不是什么正经的牧民了。
恐怕是一些收了隔壁邻居甚至是漂亮国钱的一些非本土的人了。
不过陈平既然已经回来了,说明事情应该进展的很顺利。
不然的话自家爷爷也不会放心。
指尖抵着车门框,指腹无意识蹭过冰凉的金属,江诚对着王胜等人说道:“你们先去四合院那边休息吧,今晚我在我爷爷家住。”
“好的,江少。”
很快,三辆车子就从专属通道驶出机场。
没走18年刚拓宽的绕城高速,而是拐进了一条两侧种满白杨树的僻静公路。
路面铺着新修的沥青,偶尔能看到远处山坡上立着的信号塔,塔下隐约有穿迷彩服的人在巡逻。
这路跟江诚之前开的闹区绕进去的路截然相反。
一路上并没什么人,就连房子都没见到几间。
前方开道的警车没有拉响警笛,只有那微弱的警灯在闪烁着。
车队一路疾驰,沿途的关卡似乎对这支车队早有预料。
岗亭里的人看到车队的车牌时,他们只是抬手敬了个礼,便毫不犹豫地直接放行。
大约二十多分钟后,车子终于驶入了一片被松林环绕的区域。
这里没有醒目的标识,只有一道毫不起眼的铁栅栏横在路中央。
栅栏后面,站着两名荷枪实弹的卫兵,他们神情严肃,目光如炬,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当车队逐渐靠近时,卫兵先是用手中的仪器仔细地扫描了一下车身,确认没有异常后,才缓缓抬手推开了那道沉重的铁栅栏。
顺利通过后开了一段距离之后,道路两旁的路灯的样式开始变了。
变成了复古的宫灯,瞬间的变化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远处,几栋红墙小楼若隐若现地隐藏在松树林中,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这些小楼的外观虽然朴素,但却透露出一种别样的宁静和庄重。
楼外并没有设置任何明显的安保设施。
但仔细观察,却能发现树荫下偶尔闪过的便衣身影,他们如同幽灵一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区域的安全。
开到这,江诚终于感觉有点熟悉感了。
前方拐过去的时候终于看到自家爷爷的别墅了。
虽然自己只来过两回京都,但是这次回来居然有种熟悉怀念的感觉。
人都说,你怀不怀念一个地方,就看哪个个地方有没有你挂念的人,又或者是有没有挂念你的人。
门口贴着的对联依旧是过年自家爷爷写的那一副。
“山河万里承遗志,日月千秋照初心。”
横批;家国同春。
看到这,江诚再次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实在是太低了。
第一次来的时候只觉得这四合院不一般,但是却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什么概念。
直到上次,自家老爸详细地给他解说了一遍,他才真正了解到这座四合院的独特之处。
这四合院不是寻常的老北京院落,是后来按规制重修的。
保留了灰瓦红墙的形制,却在细节里藏着讲究。
门口的石狮子不是常见的威武模样,而是线条温润的卧狮。
据说石材是从河北曲阳专门选的汉白玉,经老石匠雕了半年。
门楣上的雕花也不是普通的花鸟,
而是是简化的“回”字纹混着松枝,暗合“守正持节”的意头。
抬脚往里走,穿过第一进院,青砖地缝里嵌着细碎石子,踩上去没半点声响。
是特意选的“静音砖”,怕往来的脚步声扰了清静。
院里没种名贵的花草,只在东西两侧各栽了棵老槐树,树干得两人合抱。
这树据说是爷爷退休那年移栽的,如今枝繁叶茂,树荫几乎能盖住小半院子。。
第二进院才是正院,迎面就是大堂。
门是厚重的红木门,门框上没贴多余的装饰,只在门环下方刻了两个小字“守拙”,是爷爷亲笔题的。
正房门口的廊下摆着两张藤椅,藤条磨得发亮,旁边立着个青铜香炉,炉里还飘着细烟,是檀香的味道,和过年时祠堂里的香气一样。
在铜臭味的繁华的魔都待久了之后看到这种处处传统文化的高雅院落,江诚倒是忍不住的驻足了好几秒。
(https://www.02ssw.cc/2426_2426310/4363694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