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7章


江一鸣定下调子后,其他市委常委哪怕心有异议,也只能收敛情绪,表态支持。

很快,整治方案迅速下发、落地。

与此同时,临江市人才引进政策通过前期的调研与修订,正式向社会公布。

临江市将人才划分为ABC三档,每档的政策有所不同,但诚意十足。

新政聚焦高精尖缺,对引进人才给予安家补贴、科研启动资金及税收优惠,同时简化落户流程,开辟绿色通道。

其中A类人才最高可获两百万安家补贴,并享受子女优先入学、配偶对口安置等配套支持。同时有五百万的科研启动资金支持。医疗保障方面提供年度体检与专属就医绿色通道,确保高层次人才安心扎根。

新政发布首日,咨询量突破三千人次,很多人对临江市的人才引进政策表现出浓厚兴趣。

与此同时,企业引进政策也同步制定出来,针对重点产业企业,临江市推出土地优惠、厂房代建、设备补贴等一揽子扶持措施,最高可给予三年租金全免和项目总投资5%的奖励。对带动性强、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还将实行“一事一议”专项支持。

企业引进与人才政策形成联动,构建“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引育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临江市的两项政策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省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称此举打破了地域壁垒,释放出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正悄然重塑城市竞争力的底层逻辑。

但,也有不少网友质疑临江市浪费公共资源,搞“烧钱式引才”,认为高额补贴会加重财政负担,甚至引发区域间恶性竞争。

最为主要的是,他们认为临江市一个普通地级市,根本消纳不了如此规模的高层次人才,最终只会“引虎不落山”,造成资源错配与政策空转。而且还不一定留得住人才。

毕竟,真正的人才,看中的不只是眼前利益,更是发展平台与城市远见。

面对质疑,江一鸣没有回避。他在一次公开座谈会上回应:“我们宁愿背上‘烧钱’的骂名,也不愿错失发展的机遇。今天的投入,是为明天的转型铺路。”

他强调,政策设计不仅着眼于引进,更注重生态营造与长效留住。人才不是“引虎”,而是“栽桐引凤”。城市竞争力从来不是等来的,是在敢闯敢试中拼出来的。

江一鸣同时强调道:“我们有信心留住人才,临江市不仅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清晰的发展蓝图,更具备包容创新的城市气质。我们正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和医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顶尖人才选择扎根临江,在这里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报国的理想。”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传递出临江市谋转型、求突破的坚定决心。

在两项政策正式公布后,江一鸣带着已经成型的方案前往江城大学,再次与黄振强洽谈共建江城大学分校的事情。

黄振强经过和江城市的接触,感受到江城市对江城大学建分校的冷淡与敷衍,而临江市却对江城大学建分校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诚意与效率,这让他深受触动,再加上临江市公布了两项政策,让他看到了临江市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心与远见。


  (https://www.02ssw.cc/2422_2422453/4375096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