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948章 大唐双龙传(魔门正统 中)

第948章 大唐双龙传(魔门正统 中)


“拖出去,喂狗!”

    祝玉妍缓缓收回手掌,仿佛只是拂去了一丝尘埃。看也没看地上的尸体,紫瞳中一片漠然,仿佛碾死的只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蝼蚁。数十年的隐忍与污秽,随着这一掌,烟消云散。

    就在这时,一个混身沾满尘土泥泞、气息急促的阴葵派信使,连滚爬爬地冲进庭院,声音带着极度的惊惶,打破了这死寂:

    “报——!阴后!长老!天…天塌了!”

    “江都…江都急报!宇文阀宇文成都…弑君!隋炀帝杨广…已于江都行宫…被杀!”

    轰!

    这个消息,比刚才边不负的死更加石破天惊!隋炀帝死了?!被宇文阀所杀?!

    这天下…真的要彻底大乱了!

    祝玉妍祖孙三人目光齐刷刷地看向那始终静立一旁、仿佛置身事外的易华伟。

    易华伟缓缓睁开双眼,那片深邃的星空中,似乎有无数星辰轨迹悄然变动了一下。望向北方洛阳的方向,嘴角终于勾起一丝清晰可见的、意味深长的弧度。

    “呵,还是死于宇文阀吗?”

    边不负的尸体被迅速拖走,庭院中浓郁的血腥气尚未散尽,便被那惊天动地的弑君消息冲得七零八落。阴葵派众人脸上残留着对边不负之死的惊悸,此刻又被更大的茫然所取代。

    隋帝崩殂,天柱倾塌,这煌煌大隋的最后一层遮羞布,被宇文阀以最血腥的方式撕得粉碎!

    易华伟缓缓转身,那双蕴藏星空的眼眸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祝玉妍祖孙三人身上。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洞穿迷雾、拨弄乾坤的奇异力量,瞬间压下了庭院内的所有嘈杂与不安:

    “杨广身死,非是终结,而是大争之世彻底开启的号角。宇文阀……呵呵~,宇文伤老谋深算却优柔寡断,宇文成都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宇文士及更是个志大才疏的纨绔。这弑君之功,反倒成了催命符——”

    他嘴角那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加深了几分,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恶犬噬主,自绝于天下。宇文阀在世人眼中,不过是杨广的鹰犬爪牙,早已声名狼藉。此番弑君,更是坐实了‘乱臣贼子’‘不忠不义’的恶名。即便宇文伤、宇文化及武功再高,麾下兵将再强,也难逃‘失道寡助’之局。他们占据江都,看似得利,实则已成天下公敌,四面楚歌,不过冢中枯骨,蹦跶不了几日,不足为虑。”

    这番论断,如同惊雷,劈开了众人心头的阴霾。祝玉妍紫瞳精光一闪,她久历江湖,深知人心向背的重要。易华伟点出的,正是宇文阀最大的死穴——道义尽失,人心尽丧!

    再强的武力,没有大义名分和人心根基,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瓦岗李密。”

    易华伟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丝洞悉人性的冷然:“此人确是枭雄,趁势而起,席卷河南,声势一时无两。然其心胸狭隘,刚愎自用,尤忌惮功高震主者。翟让前车之鉴不远,瓦岗内部倾轧,隐患深埋。其势虽猛,如烈火烹油,看似煊赫,实则根基不稳,难逃盛极而衰之局。”

    祝玉妍微微颔首,阴葵派在洛阳的耳目也曾传回类似情报,李密确实难以容人。

    易华伟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关山,投向北方:

    “李阀,坐拥太原,根基深厚。李渊老谋深算,隐忍多年,其子李世民,更是龙虎之姿,雄才大略,有吞吐天下之志。关陇门阀根基,加上李世民善纳贤才,聚拢人心,又有慈航静斋在背后隐隐扶持,为其造势……此乃真龙潜渊,只待风云际会,必当一飞冲天!是未来争夺天下的最有力者,亦是阴葵派未来最大的对手。”

    提到慈航静斋,祝玉妍眼中厉色一闪,但随即又被易华伟话语中对李阀(尤其是李世民)的极高评价所震撼。她深知这位“公子”的眼光何等毒辣,他如此看重李家,那李家……恐怕真非池中之物。

    “宋阀。”

    易华伟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欣赏:“偏安岭南,天高皇帝远。宋缺乃当世不世出之刀道大宗师,更是治世能臣。宋阀经营岭南如铁桶,兵精粮足,民心归附。其战略,进可逐鹿中原,退可割据一方,稳如磐石。其志虽难测,但实力不容小觑,是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重要砝码。”

    “独孤阀。”

    易华伟语气转淡:“困守洛阳,外戚之名难脱。虽有高手如尤楚红坐镇,但缺乏真正能统帅全局、开疆拓土的雄主。夹在各方势力之间,左右逢源尚可,欲争天下……力有不逮,难成大器。”

    寥寥数语,便将天下几大顶尖门阀的优劣、命脉剖析得淋漓尽致,仿佛天下大势尽在其掌中观纹!庭院中落针可闻,所有阴葵派弟子,包括长老闻采婷(霞长老)在内,都听得心神摇曳,屏息凝神。祝玉妍更是心潮澎湃,易华伟的分析与她所知情报相互印证,却更加高屋建瓴,直指核心!

    易华伟的目光最后回到祝玉妍身上,那深邃的星眸仿佛看透了她和整个阴葵派的命运:

    “至于正魔两道……慈航静斋封山,宁道奇伤重,白道暂时群龙无首,正是魔门各派趁势而起,争夺资源、扩张势力的大好时机。然而……”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种俯瞰的威严:

    “魔门六道,各怀鬼胎,一盘散沙。邪极宗四分五裂,灭情道、天莲宗、真传道等派系,或偏安一隅,或目光短浅,难成气候。石之轩重伤隐匿,更是不足为虑。值此风云激荡之际,阴葵派欲求存、求兴、求一个万世不易之根基……”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祝玉妍心头:

    “尔等根基在于女子,在于魅惑人心、掌控暗线、渗透朝野。争霸天下,问鼎九五,非尔所长,亦非天命所归。”

    祝玉妍心头猛地一震,一丝苦涩与不甘悄然升起,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冰冷的事实。

    魔门女子称帝?亘古未有!

    即便她如今神功大成,也从未有过如此妄想。

    易华伟的声音继续响起:

    “阴葵派所求,非是龙椅,而是——

    与国同休!”

    “与国同休?!”

    祝玉妍喃喃重复,紫瞳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这四个字,仿佛一道惊雷,劈开了她心中所有的迷茫与困顿!

    “不错!”

    易华伟语气斩钉截铁:“选定真龙,倾力辅佐!在其微末之时投注,在其登顶之后,阴葵派便是其不可或缺之暗影,掌控宫闱、监察百官、渗透敌国、刺探情报!成为新朝隐藏在光鲜朝堂之下,维系帝国运转的暗网基石!如此,阴葵派传承不灭,权势永固,与国同休,与朝共荣!”

    “此乃阴葵派立足乱世、谋求千秋之业的唯一正途!”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彻底为阴葵派指明了方向!不再是打打杀杀,不再是偏安一隅,而是参与到帝国核心权力的构建中,成为新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目标,宏大、艰难,却又充满了致命的诱惑力和可能性!远比虚无缥缈的称帝野望,更符合阴葵派的特质和实力!

    祝玉妍、单美仙、闻采婷,乃至所有听到这番话的核心弟子,眼中都燃起了熊熊的火焰!那是看到了清晰未来、明确道路的兴奋与渴望!

    易华伟看着众人神色的变化,知道种子已经种下。他不再多言,仿佛只是下达了一道再寻常不过的指令,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

    “当前要务,命霞长老(闻采婷),利用洛阳据点,全力收集各方情报,尤其是李阀动向、瓦岗内部情形、宇文阀弑君后的反应、以及洛阳王世充与独孤阀的微妙关系。巨细靡遗,每日呈报。”

    “云霞真继续经营巴蜀,但目标改为扶持解晖之子解文龙。此子懦弱无能,正好作为傀儡,将来为李阀入蜀铺路。”

    “召回在外核心弟子,尤其绾绾,命其速归洛阳。阴葵派需收缩力量,静观其变。”

    “玉妍,”

    他看向祝玉妍:“稳固你十八重天境界,同时以雷霆手段,整肃门内!清除蛀虫败类,统一意志。阴葵派,只能有一个声音!”

    “谨遵公子之命!”

    祝玉妍、闻采婷以及所有在场核心,齐声应诺,声音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与信服。没有质疑,没有犹豫,仿佛易华伟的发号施令是天经地义,是阴葵派命运的自然延伸。他那深不可测的实力、洞悉天机的智慧,以及那灵魂烙印带来的无形威压,早已让他在众人心中,成为了凌驾于阴后之上的至高存在!

    易华伟微微颔首,再次将目光投向北方洛阳城的方向。暮色中的洛阳,如同蛰伏的巨兽,即将迎来最猛烈的风雨。而他,已在这天下棋局上,悄然落下了属于阴葵派这颗关键棋子的位置。

    “洛阳……”

    他轻声自语,嘴角的弧度带着掌控一切的淡然:“好戏,才刚刚开场。”

    虽然易华伟基于“先知”,给出了李阀“真龙潜渊”的高度评价,但当时的李阀确实处于一个极其微妙、甚至可以说是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远不如宋阀那般令人看好。

    其一,身份尴尬。

    李渊是隋朝重臣,爵封唐国公,与杨广是表兄弟(李渊母亲与杨广母亲是亲姐妹)。在天下人眼中,尤其是在那些尚未彻底绝望、还心存隋室或看重“忠义”名分的士族、官员眼中,李渊是隋朝的皇亲国戚、封疆大吏。

    杨广刚死,还是被臣子(宇文阀)弑杀,李渊如果立刻起兵反隋,在道义上会非常被动。他会被视为与宇文阀一样的乱臣贼子,甚至更糟(因为他是亲戚)。这顶“忠臣”的帽子,在乱世初期反而成了沉重的枷锁。

    其二,起兵名分不足。

    不像瓦岗李密打出“反暴隋、救黎民”的旗号,也不像杜伏威等草莽直接割据,李渊需要一个足够体面、能堵住悠悠众口、争取士族支持**的起兵理由。直接说“我要当皇帝”是万万不能的。他需要等待时机,或者制造一个“被迫”起兵的假象(历史上他后来利用了突厥威胁和隋炀帝已死的消息,打着“尊隋”的旗号,立代王杨侑为帝)。

    其三,强敌环伺,自身难保。

    北面面临突厥的巨大威胁。太原(晋阳)是李阀的根基,但地处北方边境,直面强大的DTZ。

    突厥始毕可汗势力强盛,对中原虎视眈眈。李渊如果稍有异动,或者后方空虚,突厥铁骑随时可能南下劫掠,甚至直接攻击太原老巢。这是悬在李阀头顶最直接、最致命的利剑。李渊必须花费大量精力、资源安抚或防备突厥,极大地牵制了他的行动力。

    东/东北面有刘武周、宋金刚的崛起。

    马邑(今山西朔州)的刘武周在突厥支持下迅速崛起,占据雁门郡,直接威胁太原的侧翼。宋金刚后来也与之合流。他们是依附突厥的强力军阀,对李阀的河东根据地构成严重威胁。李阀南下争雄之前,必须先解决或压制住这个肘腋之患。

    南面/西面群雄并起,瓦岗李密在中原声势浩大,洛阳有王世充、独孤阀,关中还有薛举、李轨等割据势力。李阀虽然占据太原这个形胜之地,但并非高枕无忧,四周都是潜在的强大对手。

    其四,内部整合与资源限制。

    李渊虽然坐镇太原,但李家真正的力量核心在河东(山西西南部)。他需要整合河东的宗族、门生故吏、地方豪强的力量。同时,招募兵马、训练军队、囤积粮草都需要时间。比起已经如火如荼在中原大战的瓦岗军,李阀的战争机器启动得相对谨慎和缓慢。

    而家族内部,李渊本人性格偏向保守持重(至少初期表现如此),其子李建成、李世民虽然都很有能力,但战略方向、行事风格已有不同苗头。如何平衡内部,统一思想,也需要李渊的智慧。此时李世民虽崭露头角,但还不是绝对的核心统帅。

    此外,养兵、打仗、防备突厥,都需要海量的钱粮。太原虽富庶,但比起坐拥天府之国的蜀地(尚未被李阀控制)或岭南稳固的宋阀,其资源基础在支撑大规模争霸战争时,初期会显得捉襟见肘。

    李渊的战略是想先稳固根基,坐观群雄争斗消耗,待时机成熟再入关中。但在杨广刚死、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争先恐后的时刻,“缓”就意味着可能错失良机。如果动作太慢,让别人(比如李密)抢先拿下洛阳或关中,或者让宋阀、宇文阀整合了更多力量,李阀的空间就会被压缩。

    (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2421_2421255/11447405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