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009章 温体仁的谋算

第1009章 温体仁的谋算


就在韩爌和东林党人商议时,杨景辰府上,同样有一群大臣在商议今年的换届。

    作为内阁次辅,朝堂上阉党余孽的领头人,杨景辰交好的大臣着实不少。

    在内阁有温体仁,踩着钱谦益上位的他,和东林党毫无疑问是敌对关系——

    即使现在钱谦益从东林党分出去了,已经对东林党显露敌意的他,立场也没法变。

    他在朝堂上最鲜明的标签,就是东林党的反对者。

    皇帝留他在内阁,就是制衡东林党人。

    明白皇帝想法的温体仁,做得也很称职。韩爌之所以无法完全掌控内阁,就是因为有温体仁、杨景辰。

    不过,东林党的势力着实不小,温体仁虽然不是阉党残留人员,却在东林党的压力下,只能和杨景辰走到一起。

    吏部尚书郭允厚、兵部尚书薛凤翔、通政使杨所修,同样属于这个群体。

    再加上佥都御史许宗礼、周延儒,以及致仕后在理藩院发挥余热的黄立极……阉党残余人员着实不少,在朝堂上是能和东林党抗衡的势力。

    当然,现在他们是不认为自己属于阉党的,自认为是皇帝的忠臣,属于帝党势力。

    靠着对皇帝的迎合,他们获得了皇帝保护,没有被东林党打垮,在朝堂上顽强存在,凝聚成一个团体。

    如今这个团体的核心,毫无疑问是杨景辰。

    这位效仿张孚敬的大学士,毫无疑问在觊觎首辅之位。

    不过在明白皇帝的态度后,他只能叹着气道:

    “皇上留任袁枢密,就是为了求稳。”

    “内阁难以有大变动,这次朝廷换届,重点盯着九卿之位。”

    目光看向郭允厚,让他开口发言。这可以说是他最重要的支持者,杨景辰靠他维持对吏部的影响力。

    郭允厚同样需要杨景辰,在这位次辅的庇佑下,坐稳吏部尚书之位。他在杨景辰党羽中,毫无疑问是第二人。

    不过,这次郭允厚还没说话,温体仁已经抢先道:

    “虽然正式大学士难争取,但是协办大学士,却能期冀一下。”

    “这次两个协办大学士,不可能全用东林党人。”

    杨景辰对这个盟友还是很看重的,盯着他道:

    “你的意思是?”

    “要推举咱们自己人?”

    温体仁指向周延儒,向众人道:

    “周御史诸位都认识,皇上也对他很看重,认为是卿相之才。”

    “他在都察院负责的是廉政总署,杨学士担任次辅后,必然主持常务处,精力主要放在内阁日常事务上。”

    “廉政司法委员会的事务,可以让周御史分担。”

    这个说法,让杨景辰有些沉默,继而又点了点头,认同道:

    “周御史本就是廉政司法委员会的委员,如果这次能升任卿相,成为副主任毫无问题。”

    “就是以佥都御史的身份升任协办大学士,似乎有点困难。”

    佥都御史的权力是大,是朝堂大臣之一。

    但是在大臣中的排位要靠后,枢密院部长和六部侍郎,都要排在它的前面。

    以这样的身份升任协办大学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连礼部侍郎,直接升任大学士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温体仁也知道这点,所以他又说道:

    “佥都御史地位有些低,那么大理院掌院呢?”

    “这可是九卿之一,单独执掌一院。”

    这让杨景辰明白了,温体仁是盯上了大理院掌院之位。

    以周延儒的履历来说,廉政之后负责司法,确实适合掌控廉政司法委员会。

    大理院掌院崔景荣去年十一月病逝,也给了他这个机会。

    如果现在发力的话,有可能在换届前就定下来。

    杨景辰对这个职位没有多看重,但是不能轻易给温体仁。免得这个人胃口越来越大,索求更多职位。

    他向温体仁道:

    “大理院掌院,最高可是正一品。”

    “虽然现在没有正一品高官担任,却也不适合从正四品佥都御史升任。”

    “若是周御史担任副都御史就好了,正可升任掌院。”

    言语中的意思,显然是不同意。

    温体仁对此也没着恼,继续道:

    “那以杨学士的意思,周御史适合担任哪些职位?”

    “若是杨通政使高升,是否能去通政司?”

    话里话外的意思,是索求一个九卿职位。

    杨所修此前从佥都御史升任通政使,正是成功经验。

    杨景辰这下沉默了,知道这是温体仁的条件。

    如果不让周延儒执掌大理院,就要想办法给他安排其他九卿职位——

    号称孤忠无党的温体仁,也需要照顾手下人。

    不知道能不能把杨所修升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杨景辰此时不敢答应。他在琢磨之后,说道:

    “钱象坤是礼部左侍郎,下一届只要不致仕,定然能升任卿相之位。”

    “温学士觉得,他是争取协办大学士,还是现在就争取大理院掌院?”

    这个问题,让温体仁陷入犹豫。

    钱象坤和他的关系虽然不够密切,两人却是实打实的师生关系,平日里也很尊重他的权威。

    这个人在外人看来就是温体仁一党,温体仁不可能在外人面前撇清关系。

    他在考虑之后,只能道:

    “这要看弘载的意思。”

    “他要想争取大学士,我自然会助他。”

    “若是稳妥一点争取大理院掌院,那也能坐实九卿之位。”

    相比协办大学士争夺的激烈,大理院掌院着实是个边缘职位。

    即使它单独升为一院,如今的地位也要靠后排。

    杨景辰就没有在这个职位上安排自己人的想法,他要把自己的支持者安排到更重要的位置去。

    所以他直接许诺,钱象坤若是想当大理院掌院,他会提供支持。

    廉政司法委员会,也会有钱象坤的位子。

    温体仁得到这个承诺后,基本是满意了。

    他知道以杨景辰和林欲楫的关系,在协办大学士的争夺上,杨景辰定然支持林欲楫。

    另一位协办大学士还由他们担任的机会着实不大,若是钱象坤求稳,定然会谋求大理院掌院职位。

    他心里已经在盘算如何劝说钱象坤,先拿到一个九卿职位。(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2421_2421252/1111011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