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带领团队撤离
苏新城罗仁平等人认真查看陈建业写下的材料。
越看他们越心惊,都想把陈建业脑袋打开看看。
脑袋里面到底装的什么,能想出这么优秀的产品。
例如电热毯。
铺在床上薄薄一层,通过发热电阻丝稳定发热取暖,还能控制发热量。
这样在冬天的时候,被窝里一直暖暖的。
太适合冬天用了。
对于老人而言,这玩意就是半条命。
还有高压锅。
正常炖牛肉或者猪蹄,放在灶台上需要三十多分钟。
燃烧三十多分钟,意味着要烧大量的燃料。
燃料是要钱的。
古代的时候,为了过冬,整片山上的树林都会被砍伐一空。
为啥。
因为在古代,树木就是唯一的燃料。
现在家家户户烧煤,煤要花钱买。
如果用高压锅,只需要二十分钟的高压,就能把牛肉和猪蹄炖烂。
燃料立马节省百分之三十。
而且非常节省时间。
哪怕不做饭的老爷们,也知道高压锅的价值。
一个小时后,众人把两套方案都看了一遍。
材料送回陈建业身前。
“大家都看完了吧,我有两个方案,但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只能做一个。”
“具体做哪个,我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
陈建业说道。
众人一时间你看我,我看你。
“我先说吧。”
苏新城看没人说话,他作为总工程师,必须站出来起个头。
大家伙纷纷看向苏新城。
“两个项目都非常好,而且有详细的技术方案,我想了一下,都是可行的。”
“电热毯优点很明显,过冬必备,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高压锅呢,属于一种烹饪工具,优点是节省时间和燃料。”
“我投高压锅一票,因为时间。”
苏新城一顿说。
“苏总工,怎么说?”
陈建业来了兴趣。
“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份了,假设我们用两个月时间,研发出电热毯,用一个半月时间搭建生产线,再用一个半月时间提升产量。”
“五个月时间,已经是明年四月份,天气热乎起来了,我们的电热毯卖给谁?”
“高压锅就不一样了,不论什么时候,节省时间和燃料都是群众需要的,不受天气的限制。”
苏新城说明理由。
“我赞同苏总工的意见,对于电热毯这类电器而言,时间太重要了。”
罗仁平附和道。
“夏天卖凉席和电风扇,冬天卖电热毯,如果冬天过去了,电热毯不会有人看一眼。”
“我们可以现在研发高压锅,等明年五月份的时候,研发电热毯,这样刚好赶上十月份投向市场。”
“那个时候,电热毯肯定供不应求。”
雷凯翔也说道。
几个八级技工发表了同样的意见。
现在不是研发电热毯的时候。
一件产品生产出来,得有人买单才行。
要是生产出来没人愿意买,那就失败了,轧钢厂不可能一直生产电热毯,囤积五个月的货。
“你们说的很对,那我们接下来的项目就是研发高压锅。”
“刚才你们看了高压锅的技术方案,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一起探讨。”
“要是记不住,现在可以再看看。”
陈建业拿出高压锅技术方案。
“陈总工,高压锅的气密性能做到那么好吗?”
“我们用橡胶密封,橡胶的气味很大,能做菜吗?”
雷凯翔提出问题。
“橡胶密封圈的密封性无需质疑,完全可以做到,我们在工厂生产中也经常用到。”
“至于橡胶的气味,主要看橡胶的材料,这个也不是难点。”
陈建业平静道。
“高压锅上面的气阀怎么能涉及到顶起来,又顶不开?”
赵航行问的问题很实际。
“简单,我们一次次实验就可以了,更换不同重量的气阀,最后锁定一个状态。”
陈建业解释。
大家提了很多问题,有些问题他开口就能回答,有些问题他需要想一想。
有些几个问题,陈建业也解答不了,只能记录下来,在接下来的研发过程中观察情况。
在思考答案的过程中,陈建业对高压锅的设计原理,多了一层了解。
“你们再探讨一下,我找车间主任交接生产线的工作。”
半小时后,陈建业起身。
他要研发新的项目,自然不会继续待在生产线边上。
不止他要回技术办公室,整个项目团队都要跟着他回去。
光他一个人,也搞不了研发的全套工作。
“张主任。”
陈建业来到三车间张挡风主任办公室。
“哟,陈总工。”
“快坐快坐,有什么事吗?”
张挡风年纪比陈建业爹都大,但面对陈建业,他非常热情,主动泡茶。
“张主任,不用这么客气,有个工作上的事跟你沟通一下。”
“我这次回来,准备带着项目组继续做研发工作,热得快生产线已经稳定,不需要项目组继续跟着了。”
“我考虑把维护热得快生产线的工作,正式移交给三车间,你觉得怎么样?”
陈建业笑着说道。
“哎呀,项目组要撤离啊。”
张挡风一惊。
现在热得快是厂里最受关注的产品,每天产量特别大,日产一千都不够。
要维护热得快生产线正常运转,看似就一句话,实则任务非常艰巨。
要是生产线停线了,维修一两个小时,耽误很多时间,影响产量,张挡风还得给领导作报告。
“是啊,项目组不可能一直留在线上,流程上不符。”
陈建业正面回道。
“你说的也对,我就是担心啊,怕万一哪儿坏了,维修不及时。”
“这条线是项目组做的技术支持,你们最了解。”
张挡风面露难色。
“那这样,我们花两天时间,给车间的技术人员做培训,你安排几个人跟着学习。”
“接下来半个月,我留两个人在生产线这边,提供维修的技术支持。”
“半个月时间,应该足够三车间独立负责生产线的运转了。”
陈建业想了想,给出一个折中的方案。
他直接带人撤离,流程上没问题,但张挡风无法接受。
都是同事,之前铺线的时候,张挡风给了项目组很多支持,陈建业不能干过河拆桥的事。
以后还要合作呢。
“那太好了,陈总工,就依你说的办。”
“两天时间交接工作,半个月时间缓冲,我心里就安心了。”
张挡风连忙答应下来。
对他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方案。
他也明白,陈建业现在在轧钢厂炙手可热,带着项目团队离开之前,能跟自己商量,已经给足了自己面子。
更别说留下两个技术人员看着生产线。
张挡风满足了。
(https://www.02ssw.cc/1_1327/111105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