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326章大孙,这是你奶奶供奉的护身符给你

第326章大孙,这是你奶奶供奉的护身符给你


  新年之际,依照古俗,人们都不会出门。

  大家都沉浸在一年丰收的喜悦里,不论家境贫富,都满心欢喜地享受着这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

  而且新年还有不许扫尘的讲究,哪怕家里再杂乱,也绝不能把象征福气的嘉气扫出门去。

  正月初一,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

  朱小宝坐在自家院子里,手中翻看着马老头送来的洪武二十四年的册子。

  当看到有关大明火器的内容时,朱小宝内心的激动再也抑制不住了。

  国朝专门设立了火器局,里面配备着三千六百把火铳,二百八十二门火炮,还有子母炮和盏口炮,共计二百三十二门。

  五军都督府负责管理的工匠,多达二十三万二千八百九十人。

  火器局内还设有火药局和神箭局,由中军都督亲自管辖。

  工匠们归属内府兵付局,各地军卫也有工匠,总计二万六千户。

  这些工匠每个月为官府工作十天,官家会按时发放月粮。

  内库里储存着三千七百四十三万斤的铁。

  在江西、两广、武昌、分宜、濠州、莱芜、阳山等十六个地方,都设有制铁所,每年能冶铁八百四十余万斤。

  内库里的铅、锡、铜加起来也有三十二万三千斤。

  朱小宝不禁感叹,国朝的实力远超他的想象。

  这个看似平常的大明,实际蕴含的力量让他大为震撼。

  在一千多年前,就能把国家发展到如此强盛的地步,朱小宝心中满是敬佩。

  继续往下翻阅,朱小宝的眼神突然一紧。

  册子上记载着,北平、辽东卫所的士卒多达十二万三千二百八十二人,这些兵力都归朱棣统领。

  在那个时代,衣食住行中,穿衣可是头等大事。

  古代赏赐常常以绫罗绸缎为主,后人或许会觉得奇怪,但在大明,绫罗绸缎等同于钱财。

  尤其是辽东产出的棉、布,简直就是财富的象征。

  一匹布的价值,足够维持一个士兵一家老小一年的吃穿用度。

  由此可见,朱棣不仅手握重兵,财力也相当雄厚。

  辽东丰富的铁、粮、棉等资源,为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怪不得在历史上,他能和建文军长期对峙,而财政却没有陷入困境。

  朱小宝轻轻收起册子,不再继续研读。

  这可是一份极为珍贵的资料,以后有的是时间慢慢钻研。

  目前来看,朱棣确实占据了很大优势,但只要洪武皇帝还在位,交趾也并非没有机会赶超北平。

  朱小宝又拿起徐妙锦送来的《商业治疏》。

  翻开几页,只见里面以北宋青苗法为例,详细阐述了朝廷商业借贷、钱生钱、利滚利等商业策略。

  朱小宝看完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些内容里包含的货币理论,以及各种商业手段,丝毫不逊色于千百年后的那些商业巨头。

  实在难以想象,徐妙锦竟能写出如此见解独到、眼光超前的财政治疏。

  朱小宝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合上册子,手托着下巴,在阳光下陷入了沉思。

  也不知道那丫头现在怎么样了,说不定还以为是她两个兄长伤害了自己,会不会一直在自责呢?

  她那天摔倒之后,身体有没有好一些?

  “新年好啊,小子!”

  一道洪亮的呼喊声,打断了朱小宝的思绪。

  朱小宝先是一愣,随即瞪大了眼睛。

  “今天可是正月初一,马爷爷您怎么来了?”

  看到朱元璋背着手站在面前,朱小宝心里满是惊讶。

  朱元璋笑着说。

  “咱想来看你,还不是抬腿就到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过年了,当然要和大孙子聚聚。”

  老朱今天穿着崭新的紫色棉袄,心情看上去倒是格外的好。

  “来,给你个红包!”

  朱元璋一脸神秘地站在朱小宝面前。

  朱小宝赶忙走上前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朱元璋磕头。

  俗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天地和父母长辈。

  在古代,孝道是重中之重,爷孙间行此大礼,在每家每户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快起来!快起来!”

  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伸手把朱小宝拉起来。

  “真是孝顺的好孩子,拿着,可别弄丢了!”

  朱元璋像献宝一样,从怀里掏出一个大大的红包。

  朱小宝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几枚制作精美的金币,还有一张微微泛黄的护身符。

  “这是?”

  朱小宝一脸疑惑。

  朱元璋慈爱地看着他,解释道。

  “这是你奶奶当年在三清像前供奉的平安符,为咱子孙祈福用的,已经供奉了快十六年啦!”

  说到这儿,朱元璋微微叹了口气,接着道。

  “现在,是时候把它交给你了。”

  “戴上它,保佑你以后平平安安,身体健健康康的。”

  马皇后生前一直信奉道教,以前朱元璋每次外出打仗,马秀英都会为他供奉平安符。

  朱小宝心里一阵感动,连忙把平安符戴上。

  “谢谢老爷子!也谢谢奶奶!”

  天底下的老人,谁不希望儿女能常伴左右呢?

  只是身处皇家,很多时候要顾及皇家礼法,不得不和亲人保持距离。

  老朱年纪大了,心里除了江山社稷,最牵挂的就是这些子孙后代。

  每到佳节,思念之情就愈发浓烈。

  其实长辈对晚辈的思念,远比晚辈对长辈的更深切。

  老朱特意在年后赶来,就是想多陪陪朱小宝。

  “饺子呢?咱可是饿着肚子来的。”

  朱元璋笑着问。

  朱小宝也笑着回应。

  “放心吧!早就给您准备好了!”

  “郑和,去把饺子、醋都端上来,再拿上一小壶酒!”

  朱元璋听了,哈哈大笑。

  “好啊,喝酒喝酒!越喝越有!”

  老朱身上既有草莽的豪爽,又带着徽州人的侠义,各种俚语顺口溜张嘴就来。

  “诶?”

  朱元璋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来,疑惑地道。

  “这小子怎么改名了?”

  “他以前不是叫马三宝吗?”

  朱小宝笑着解释道。

  “我给他安排进宫了,昨晚在舅姥爷那儿都安排妥当了,所以给他改了名儿。”

  朱元璋皱了皱眉。

  “舅姥爷?”

  朱小宝尴尬一笑。

  “嘿嘿,就是蓝玉,昨儿个稀里糊涂的,就叫上舅姥爷了!”

  狗东西,还真是个心机婊!

  朱元璋暗中大骂了一句。


  (https://www.02ssw.cc/1_1250/3053357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