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长孙殿下千岁
朱小宝身材高挑,身着白色金边斜袍,藏青色曳撒,英姿勃发。
他的眉宇如柳叶般英气,虽然面庞还带着些稚嫩,但从容不迫的目光,却彰显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
这气质或许是他在幕后高位历练出来的,如今他已经成为了连淮西勋贵都要仰视的大明皇长孙。
朱小宝一步步向前走去,目光威严,不卑不亢,仿佛是聚光灯的中心,百官的目光始终没有从他身上移开。
换做其他人,在面对这么多高官权贵那咄咄逼人的目光,恐怕早已步履不稳。
赵明知嘴巴张得大大的,痴痴地看着朱小宝,心中如天雷滚滚。
相较于朱元璋身份的转变,他更震惊于朱小宝的地位变化。
‘大明皇长孙’这几个字,让他心中充满难以言明的激动。
刘三吾等夫子不断点头,面露喜色。
他们原本担心朱小宝会紧张,毕竟要在众多帝国权力巅峰的高官面前保持从容和威严并非易事。
但他们低估了朱小宝的能力。
朱小宝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简直就是天生的王者。
方孝孺与刘三吾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欣喜。
常茂跟蓝玉也痴痴地看着朱小宝。
常茂问。
“咱这外甥如何?”
蓝玉问。
“咱这大外甥孙咋样?”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随后相视一笑,无比欣喜。
朱元璋也在暗自点头,今日对朱小宝不仅是个考验,也是他人生的蜕变。
朱小宝面对众多权贵高官,没有丝毫的惧怕,眉宇间的淡然和英姿让朱元璋感慨又欣慰,觉得朱小宝比自己年轻时强太多了。
朱元璋知道自己年轻时的不足,所以有意识地磨炼心境。
他觉得朱小宝没让自己丢脸,也以他为傲。
朱元璋放声大笑,环视众人,高亢地道。
“他就是咱的大孙,太子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
百官肃穆,片刻后,蓝玉带头抱拳弯腰,高呼。
“参见长孙殿下!”
众人振奋的呼喊声,直冲云霄。
朱小宝心潮澎湃,不禁有些出神。
朱元璋低声提醒道。
“大孙,别愣着了,赶紧让他们起身。”
朱小宝看着朱元璋坚定柔和的目光,点了点头。
“各位大人请起。”
“臣等谢长孙殿下。”
又是一阵齐呼,这让朱小宝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站在权力顶峰的感觉,让他感到既兴奋又凝重。
接下来的仪式由礼部尚书李缘主持。
这是一场男人的宴会,多年后,或许会有夫子回忆起今日,感慨自己有幸见过开辟盛世的主宰者,见过那个温文尔雅、芳华无边,却也铁血狠厉的少年。
而此时的朱小宝,还如同一只尚未展翅的雏鹰。
李缘出列,在大殿中心站定后,宣布道。
“授!”
话音刚落,太监便端上了九旒冠。
李缘接着说道。
“令月吉日,始加尔冠,上顶天,下立地,是为成人也。”
说完,便退回班列,带头三拜,高呼道。
“臣等参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
太监来到朱小宝跟前,将九旒冠呈递给朱元璋。
由朱元璋为朱小宝赐冠,这是极高的荣誉。
朱元璋很是欣慰地看着朱小宝。
“朱雄英,今日伊始,你当成人,扛起成人之责!”
说完,他伸手取下九旒冠,高举双手,将九旒冠戴在了朱小宝的头顶。
殿外,朱允炆眼睑低垂,而站在他身后的朱允熥则显得兴奋无比。
殿内的人本就多,朱小宝自是无暇顾及到太多人。
戴上这九旒冠的那一刻,朱小宝兴奋之余,似乎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接着,礼部尚书李缘又道。
“加汝冠。”
随后,便有太监捧着绯红绣龙金丝袍走来,这是皇子皇孙的朝服,重大祭祀等节日需穿着,以彰显皇家威仪。
李缘说道。
“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百官再次高呼。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冠礼隆重而复杂,代表着一个时代礼仪的大成,更何况是皇家,礼仪更加不可马虎。
朱允炆看着这一切,眼睛都嫉妒红了。
爷爷,你怎么能这么偏心!
太监为朱小宝换上九龙绯红服,朱小宝更显贵气和威仪。
赵明知远远看着,感慨沧海桑田。
蓝玉等人也激动得眼泪婆娑。
礼部尚书李缘继续唱礼。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众尔景福!”
“请天子赐皇长孙字。”
朱元璋点了点头,笑着对朱小宝说道。
“子幸,皇明之幸。”
“咱曾追封你为虞宝王,今日加冠,汝当成人也!”
朱小宝读过《皇明祖训》,忙回礼。
“孙臣谨记。”
殿中高官暗自点头,佩服朱小宝此时还能保持镇定。
百官再次高呼。
“长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缘接着唱礼,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就在朱小宝以为礼仪结束时,朱元璋又开口了。
他这才发现自己低估了古人对礼仪的重视程度。
这时,宗人府经历卓敬出列,手持托盘,盘内放的是玉牒和祖册。
卓敬拜见朱小宝后,请朱小宝授字。
朱小宝耐着性子提笔,在族谱内写上了自己的名讳和别字。
卓敬将银印、银册交给朱小宝,这两件东西,是身份的象征。
随后,宗人府献上玉带,给朱小宝系在腰间,整套穿戴完成,百官再次高呼皇孙千岁。
朱元璋给了朱小宝太多荣誉,让他有些招架不住。
朱元璋又吩咐礼部尽快筹备祭祀山川宗庙、江山社稷的事宜,然后大手一挥,宣布普天同庆,钟鼓设宴,开宴让百官就坐。
朱小宝偷偷松了口气,朱元璋笑着问。
“这就累了?”
“后面的礼节还多着呢,仪式越是隆重,就越是能百官看重你!”
“汉人注重礼节,天下知礼,礼乐才不会崩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朱小宝突然又想起了大饥荒时易子而食的惨象,顿时不寒而栗。
百官就坐开始吃宴后,也就没爷孙俩啥事了。
朱元璋把朱小宝拉到身边,又叫来了朱允炆和朱允熥,笑着给朱小宝介绍道。
“这是老二,朱允炆。”
“这是老三,朱允熥。”
(https://www.02ssw.cc/1_1250/2601803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