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老朱的高兴,叫洪武枪
朱小宝震惊片刻,忙对左右下令。
“赶紧的!把靶子扛过来!”
众人这才如梦初醒。
一名身着锦袍的官吏,提着宽大袍角,快步朝百步外的靶子奔去。
待走近靶前,他身形猛地一顿,随即慌忙将靶子拎回。
朱元璋接过靶子,众人纷纷伸长脖颈围观。
当他目光落在靶心时,苍老的身躯不禁一颤。
江为枪法极准,铅弹正中靶心,在木制靶上贯穿出碗口大的孔洞。
朱元璋摸了摸胸口,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
这穿透力可比火铳强太多了!
更令他震惊的并非威力,而是方才的射击过程毫无拖沓,无需繁琐点火步骤,真正做到扣动扳机即可发射。
为何朱元璋昨夜要重兵包围谨身殿?
这般划时代的发明,堪称顶级机密,特别是燧发枪还尚处实验阶段,容不得半点风声走漏。
朱元璋眼中燃起炙热火光,二话不说,从江为手中接过燧发枪。
相较传统火铳,燧发枪枪身更短,携带便捷,发射更是瞬间完成。
他眯眼打量着燧发枪,满脸好奇的问官吏。
“这玩意儿,不用火绳?”
工部官吏闻言险些语塞。
这不是长孙殿下早前解释过的么?
“回皇爷的话,的确如此。”
一名官吏上前回道。
“启禀皇爷,当初皇长孙殿下提出燧石撞击取火原理后,我等便日夜实验,殿下的设想堪称伟大,顺着思路改良,终在昨日试制成功。”
朱元璋沉默片刻,忽然拍着朱小宝的肩膀大笑道。
“大孙!你这脑子咋这么好使呢!”
朱小宝笑着摇了摇头。
“害,厉害的是工匠们!我就提了个想法而已。”
火器监工匠们肃然抱拳。
“殿下,您可别谦虚了!”
“要不是您给指了道儿,我们就是把脑袋想破,也琢磨不出这么妙的法子!”
这看似简单的改良,实则大幅缩短了发射时间。
要知道在战场上,片刻之差,便可能决定生死。
朱元璋笑意更盛。
“他们说得对!”
“工匠固然重要,但没你定下调子,一切都是空谈,你就别谦虚了。”
他转而问官吏。
“这火器可曾定名?”
看似随意的问话,眼底却藏着狡黠。
官吏忙答。
“尚未定名。”
朱元璋看向朱小宝。
“大孙,你给起个名吧。”
朱小宝岂会抢朱元璋风头,忙道。
“爷爷,您可别为难我了!舞文弄墨的还行,给火器起名的事儿,我是真的不懂。”
官吏这才领会深意,纷纷暗叹皇长孙心思通透,不居功、不自傲,反将荣耀让与上位者,这份城府实非常人能及。
朱元璋大笑着拍板决定,满脸的得意。
“咱大明得有大国风范!要体现我朝的体面与谦逊,那这枪……就叫‘洪武枪’吧!”
朱小宝险些失笑。
这名字哪里谦逊了?
但他仍笑着附和道。
“听您的!您说叫洪武枪,那就叫洪武枪!”
官吏们见状纷纷恭维。
“圣上英明!”
“这名字起得太妙了!咱大明就得有这气势!”
朱元璋虽一向务实厌虚,但此刻却开怀不已。
“好好好!洪武枪,好名字!”
武器迭代意味着国力跃升,军事强盛方能震慑四夷。
朱元璋如何能不欣喜?
他忽然正色问道。
“方才说洪武枪仍是试验品?性能是否稳定?有何利弊?”
朱小宝暗自摇头。
这“洪武枪”三字,老爷子喊得倒是顺口。
官吏急忙回禀。
“回皇爷的话,现在这枪有仨问题。”
“一是枪管得用纯钢,忒费银子;二是射程跟老火铳差不多;三是填子弹也花钱……”
“优势则如江监正所示,射击快、填弹速、威力强,目前仍需持续改良,以防炸膛、哑弹等隐患。”
朱元璋颔首道。
“说得在理,咱没白养你们!”
随即,他脸色一沉,又道。
“不过,你们也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这枪以后是要给将士们用的,要是再像老火铳那样炸膛,咱饶不了你们!”
此时朱小宝提议。
“这短枪给步兵用着不顺手吧?要不加长点枪管,让他们能双手端枪,打起来更稳当?”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纷纷称是。
“长孙殿下所言极是!”
朱元璋略作思忖,亦点头赞同。
“双手持枪确能提升精准度,此议妥当。”
他转而严令官吏。
“务必尽心改良,此事绝对保密!敢有泄露者,严惩不贷!”
官吏们慌忙叩首应命。
朱小宝沉默片刻,抱拳向朱元璋恳请。
“爷爷您看,工匠们没日没夜地干,多辛苦啊!要不咱给他们涨点俸禄?也算表表咱的心意。”
朱元璋愣神后,大笑着扫了眼众人。
“听见了吗?咱大孙心疼你们辛苦,要给你们涨工钱呢!”
他当即下令。
“江为,明日知会吏、户两部,火器监工匠俸禄一律翻倍!”
全场官吏工匠激动高呼。
“圣上圣明!”
朱元璋摆手笑道。
“别谢我,是你们长孙殿下替你们争的。”
众人又向朱小宝深深施礼。
“谢皇长孙殿下!”
朱小宝肃然道。
“都快起来!”
“你们为国家拼命,虽然老百姓们不知道,可咱老朱家心里跟明镜似的!”
“来日我定当请命,将诸位功绩载入史册,绝不让忠臣良匠埋没青史!”
官吏们闻言眼眶发烫。
他们原以为自己的付出无人在意,此刻却觉一切艰辛皆值得!
火器改良非朝夕之功。
从设想到实物,其间历经多少次失败?
朱小宝不知,朱元璋亦不知,唯有工匠们清楚其中的辛酸挣扎。
若只为金钱名利,断难支撑这般狂热。
支撑他们的,是拳拳报国之心!
他们,当受礼遇。
古今皆然。
洪武枪的诞生打破了时代平衡,亦让朱小宝底气更足。
但他深知,技术尚未成熟,改良之路漫长。
除了火枪,虎蹲炮的革新同样迫在眉睫。
火器监上下,仍任重道远。
当朱小宝搀扶朱元璋离开火器监时,爷孙俩心思各异。
朱元璋面露惭色,低声道。
“大孙,你方才想到了咱忽略的细节,咱从他们眼中,看到了对你发自内心的信服。”
朱小宝有点忐忑地问道。
“爷爷,我刚才会不会越权了?”
(https://www.02ssw.cc/1_1250/25164240.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