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第713章给李景隆的安排

第713章给李景隆的安排


  李景隆话音未落,踉跄撞上蓝玉后背。

  蓝玉回头,眼神冷冽。

  “李景隆,酒可以乱喝,话不可乱说!”

  感受到蓝玉的杀气,李景隆猛然惊醒,浑身战栗。

  “蓝叔,我不是那个意思……”

  蓝玉沉声道。

  “咱不管你什么意思,今日敢抱怨,明日就能投靠他人,是也不是?”

  李景隆冷汗直流,紧张道。

  “我、我绝无此意,您别误会,我能投靠谁?这天下都是太孙的……”

  傅友德等人忙劝阻蓝玉。

  “蓝大哥,别较真,他不过是喝多了发发牢骚,他确实做了不少事,往返山西奔波,今日多喝了几杯,就让他发泄一下吧。”

  蓝玉淡漠盯着李景隆,摇头离去。

  李景隆心惊,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

  傅友德等人劝慰。

  “贤侄,莫要抱怨,当年胡惟庸、李善长等人便是急于求封赏,结果却遭皇爷记恨!”

  “太孙已非昔日秦淮河畔的少年,他心系大明江山,莫要自怨自艾,我们都相信他绝非忘恩负义之人。”

  “此话以后莫要再提,否则恐成下一个胡惟庸……”

  “蓝大哥也是为了你好。”

  李景隆低头称是。

  “侄儿明白……”

  傅友德等人不再多言,点头离去。

  秋风拂过李景隆全身,他忍不住寒颤,环顾四周无人,方才离去。

  酒过三巡,两壶清茶摆上案牍。

  朱元璋与朱小宝斜靠胡床,不时饮茶解酒。

  “大孙,今后你肩上的担子,可就更重了……”

  朱元璋看向朱小宝,随意说道。

  朱小宝点头。

  “孙儿知晓。”

  朱小宝忽然想起一事。

  “皇爷爷,平安替代李景隆任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后,李景隆便一直赋闲在家,他颇有能力,朝廷要害部门缺人,不宜让他太过清闲。”

  朱元璋思索片刻,道。

  “龙骧卫拱卫京城治安,有五千兵力,让李景隆任指挥使如何?”

  朱小宝面露难色,笑道。

  “皇爷爷,不妥!”

  “李景隆虽有领兵之才……”

  朱小宝顿了顿。

  “但如今京城太平,龙骧卫恐难施展其能力。”

  “李景隆心思缜密,大同府之事办得漂亮,孙儿见吏部缺位,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已致仕,不如让李景隆补上?”

  朱元璋沉思后点头。

  “也罢,李景隆在大同府表现不俗,任右佥都御史也算实缺。”

  “好,就按你说的办。”

  朱小宝笑道。

  “谢皇爷爷!”

  案牍上堆着许多奏疏。

  朱小宝饮了几口浓茶,挑灯批阅,最上方是兵部奏疏。

  朱元璋看后不悦。

  “这朝鲜人,当真是愈发的放肆了!”

  奏疏由兵部钟侍郎呈上,称辽东海岸有朝鲜人越过鸭绿江,掳掠女真人口。

  所幸掳掠对象是女真人,若是汉人,朱元璋恐怕早已开战。

  朱小宝皱眉。

  “皇爷爷,可否下国书给朝鲜李成桂?”

  朱元璋摇头。

  “无用,掳掠辽东的并非李成桂的人,而是其政敌。”

  “朝鲜内乱,李成桂得位不正,当年助他谋反高丽王位的崔莹、曹敏修等人,皆被他设计流放。”

  “辽东之事是旧高丽势力的阴谋,意在挑起大明与朝鲜开战。”

  朱元璋轻蔑一笑,显然识破对方诡计。

  朝鲜政局混乱,李成桂虽掌权,但大明仅赐其国号“朝鲜”,未承认其皇帝身份,旧高丽势力便借机利用辽东做文章,企图扳倒李成桂。

  朱小宝恼怒。

  “这群跳梁小丑,竟将我朝辽东当作政治筹码,真是胆大妄为!”

  朱元璋道。

  “不必理会,辽东乱不了。”

  “咱已令兵部从北平府调千户所增援铁岭卫……”

  朱小宝下意识惊呼。

  “啊?”

  朱元璋疑惑。

  “怎么了?”

  朱小宝忙收敛情绪。

  “孙儿无碍,只是从北平府调兵增援铁岭卫,路途遥远,为何不就近调用大宁都司的兵力?”

  朱元璋摇头。

  “大宁位置太关键,左侧便是鞑靼部落,大宁都司的兵马不可轻动,若非如此,何须舍近求远?”

  “确实。”

  朱小宝不动声色,却心生疑虑,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若掳掠辽东的并非旧高丽势力呢?

  朱元璋所言虽有理,但李成桂若无手腕,岂会轻易铲除政敌?

  他未必会纵容他人祸乱国本。

  若幕后黑手是大明人呢?

  大宁都司兵力不可动,只能从北平府调兵,此举将使朱棣与辽王直接接触。

  辽王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子,庶出,政治中立,镇守辽东,能力与兵力均属一般。

  但辽东地理位置险要,大宁可钳制辽东,辽东亦能反制大宁。

  北平府援兵抵达,意味着朱棣与朱植即将产生交集。

  若始作俑者是朱棣呢?

  想到此处,朱小宝心惊。

  但他震惊之余,更多的是佩服。

  果然是一代枭雄啊!

  能在夹缝中寻得机会,朱棣手下必有能人。

  尽管朱棣在山西大同部署重兵,却在辽东另寻突破,四叔果然厉害!

  朱小宝心悦诚服,并未因朱棣是威胁而刻意贬低。

  能成就靖难之役、开创永乐盛世,朱棣本该如此。

  若朱棣坐以待毙,反令朱小宝轻视。

  此刻,他斗志昂扬。

  朱小宝未纠结此事太久。

  即便朱棣在辽东得手,也影响不了大局!

  如今非明末,辽东尚无努尔哈赤,一切仍在掌控之中!

  朱小宝批奏疏至半夜,哈欠连天,朱元璋让他回东宫歇息。

  银色月光清冷地洒在清禧宫,宫门大开,院落内灯火通明,高悬的白绫随处可见。

  朱允炆身披孝服,今日是为吕氏守孝的最后一日,明日将把吕氏灵柩送回濠州钟离老家。

  他坐在门槛上,托腮望着天空明亮的月亮。

  清承宫外,一顶步辇缓缓经过,步辇上的朱小宝身着华贵太子服。

  朱允炆见状,神情平静。

  如今自己守孝,朱元璋却在武英殿为朱小宝举行盛大的定储仪式,百官欢庆,又有谁想起东宫内刚离世的太子妃?

  朱允炆双手紧握,呼吸渐急,眼中怨毒之色愈发浓烈。

  他恨朱元璋,更恨朱小宝。

  他们夺走自己的一切,却仍能举杯庆祝。

  “母亲,孩儿定会隐忍……定会扛起责任,让欺负您的人付出代价……”

  朱允炆喃喃自语,语气坚定,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面庞微微扭曲。


  (https://www.02ssw.cc/1_1250/2482426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