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白莲圣女来信
“皇爷爷!东南明军虽折损千余将士,却歼灭倭寇一万三千余人!”
“此外,被活埋、烧死的倭寇计有八万九千人,投降后伏诛者也有一万四千余人,蓝玉总算是攻克三门岛了!”
朱小宝指着沙盘向朱元璋奏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朱元璋却没那么兴奋,摸着胡子叹道。
“以前咱没把水军当回事儿,这要是陆地攻坚,说不定早拿下了。”
老爷子倒挺坦诚,承认了以前重北疆轻东南的失策。
“打了三个月才啃下这么个小岛,可见这群小矮子不好对付。”
朱元璋眼神凝重。
“这倭奴留不得!你赶紧让兵部传令,叫蓝玉别放过一个活口!”
老爷子看得明白。
“打仗最要紧的是摧垮对方的意志,这群人意志力这么强,一个小岛都能拼成这样,要是让他们发展起来,将来保不齐是大麻烦!”
这话听得朱小宝都直咋舌,老爷子这眼光也太毒了!
爷孙俩在朝堂上说得轻松,但心里都门清,接下来打倭奴岛,明军的死伤肯定小不了。
可自古打仗就是填人命,慈不掌兵这话真没说错,心软就别想赢。
倭奴信奉武士道,咱大明将士也把忠君爱国刻在骨子里。
比意志力?
咱可没在怕的!
经历过北元的折腾,大明的军队里老兵带新兵,活下来的是英雄,牺牲的也是英魂!
说起来,朱小宝刚接到战报时也吓了一跳。
本以为灭国之战跟小说里似的,大军一到就摧枯拉朽,没想到现实给了他一闷棍。
人家到了家国存亡的关头,老百姓都能抄起家伙拼命,哪有那么容易?
前线多拖一天,朱小宝心里就多滴一天血。
不光是心疼国家的家底,更是心疼人命!
底层百姓聊起战事,都在吹嘘大明多厉害,关心的是赢没赢。
可作为当家人,朱小宝得盯着综合国力,每多打一天,白银就跟长了腿似的往外跑。
他没法亲自去前线督战。
古代通讯就这德性,很多时候还得靠主帅临场判断,难怪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眼下东线战事全交给蓝玉,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弟兄们的生死。
朱小宝能做的,就是定下大目标。
不惜一切代价灭掉倭奴。
“光一个三门岛就打了这么久……”
朱小宝揉着额头,忧心忡忡地对朱元璋说。
“爷爷,古人说‘国之大,好战必亡’,此话当真?”
朱元璋笑了。
“也不全对。”
“倭奴把三门岛看得重,是因为丢了它就得在本土打仗,而这儿就成了咱的补给站。”
“以前运粮草得防着海上偷袭,眼下三门岛打通了,辎重武器都能往这儿囤,离倭奴又近,他们能不急吗?"
“这根刺被蓝玉拔了,接下来就看倭奴怎么接招。”
“咱三线登陆,他们再能防也顾不过来!”
朱小宝早就下了令,让兵部源源不断补兵源。
倭奴必须拿下,多大代价都得扛着!
箭都射出去了,要是半路收手,还不得被人笑掉大牙?
舅姥爷啊,你可千万别让人失望,这事儿关乎万万国人的脸面,更关乎番邦怎么看大明呢!
爷孙俩琢磨了一上午,从三门岛大捷聊到接下来的增兵、补给,大多时候是朱元璋教朱小宝怎么给前线兜底。
别看后方不用拿刀拼杀,可哪处补给断了,前线都可能垮掉,这活儿一点不轻松。
而此时的应天府,茶馆酒肆里早就炸开了锅。
礼部刚放出三门岛大捷的消息,老百姓们唾沫横飞地吹嘘着大明多厉害,街头巷尾全是振奋人心的嚷嚷声。
这热闹劲儿,比过年还欢腾呢!
应天城里,不管是街头巷尾的茶馆酒楼,还是穿长衫的书生,敲木鱼的和尚,娇滴滴的小姐,俊朗朗的公子,三句话不离家国天下。
明初的老百姓说话敞亮,聊起国事个个脸红脖子粗,嗓门比敲锣还响。
“大明威武,扬我国威!大明朝就是牛!”
“咱大明这是把倭奴摁在地上揍啊!国家这么给力,咱也得加油干,不辜负这好时候!”
“可不是嘛!听说浙东那帮倭奴以前特横,在海边烧杀抢掠没人管,眼下好了吧?惹到咱大明头上,纯属找抽!”
“这群矮子怕是没搞明白,惹恼我大明有啥下场,真是不长眼!”
“朝廷就是刚!道理讲不通?那就拳头说话!”
“知道三门岛不?咱大明水兵在那儿干掉一万多倭奴,自己才折了一千人!”
“太威风了!这就是招惹天朝上国的下场,活该!”
“要我说啊,咱大明的皇帝和皇孙殿下才是最硬核的,敢把这两位铁血大佬惹毛了,保管让你连坟头草都长不出来!”
“听到老皇爷的话没?灭了他们的国,绝了他们的种!”
“我去!这也太燃了!皇爷牛逼!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民间到处都是这股子热乎劲儿,吹牛侃大山的随处可见。
有些经历过元末战乱的老头,听着年轻人唾沫横飞地吹嘘,只是摇摇头笑了。
这年头,打仗死的都是当兵的,他们才是最苦的。
不过最近当兵的待遇倒是水涨船高。
只要有兵哥哥上街,老百姓都把他们当英雄似的捧着,弄得五军都督府的军兵们脸红心跳,恨不能立马扛枪上战场杀个痛快,报效国家!
何广义带着几个锦衣卫往皇宫走,一路上听着满街的豪言壮语,忍不住笑出声,对身后的弟兄们说。
“特娘的!听得老子热血直往上涌!”
一群锦衣卫连连点头,眼睛都亮了。
谨身殿里。
何广义刚进门拜见朱小宝,就被朱小宝狐疑地瞅着。
“有事?”
何广义嘿嘿一笑。
“太孙殿下,眼下民间都在夸您和皇爷霸气呢!啥时候庆祝庆祝?”
朱小宝挥挥手,嘴角却忍不住翘了翘。
“等打赢了再说庆祝的事。”
民间闹得再欢,他心里的那点担忧可没少,只是这心思不能跟底下人说。
“对了,太孙殿下,开封那边又来了封秘信。”
朱小宝愣了下。
“张霞寄来的?”
何广义点头。
“应该是。”
朱小宝好奇道。
“写了啥?”
何广义掏出文书递了过去。
“奇怪得很,就说了个不起眼的小案子。”
(https://www.02ssw.cc/1_1250/23670793.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