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社保暴论
张海琪刚,手机屏幕上的消息已经积累了不少。
里面张海桐只发了一条,问她最近怎么样。
张海琪拿起来,回了一条:还好。
回复之后,张海桐的聊天框变成最上面一个。张海琪点出软件,开始回复短信消息。
最近给她发短信的只有解雨臣,上面只简单写了一下他具体到达美国的时间。
张海琪回复好的。
刚回复完,张海桐就发了两条消息过来。
张海桐:解雨臣到了吗?
张海桐:我要下地了。
张海琪:快了。
张海琪:山里网络这么好?
张海桐:官方队伍的电子技术,谁用谁知道。
张海琪:也是吃上公家饭了。
张海桐:是啊,交社保的。虽然我用不上。
张海琪:……
她不清楚张海桐为什么对社保如此执着。张家的公司是给员工交社保的,但只限于普通员工以及一些类似于守山人的族人或张家收养的孩子。
真正的张家人寿命太离谱,做假身份特别麻烦,再交社保就更麻烦了。为此张家还从南部档案馆调走了好几个会计分别放进这些公司,专门处理这件事。
最后张海琪发了一句:“下地小心点,不像几十年前那么抗造了,心里要有数。”
张海桐回复:“放心吧,有数。”
说完两人就没有回复了,对面显示下线,头像都灰了。
张海桐的账户头像是平台自带的,也就是初始头像。一变成灰色,跟遗照似的。
张海琪合上手机,门外传来张海侠敲门的声音。她起身开门,张海侠被一个小张推着进来。
随后小张带上门,给母子俩留下单独的相处空间。
“干娘,都准备好了。”张海侠将怀里的文件递给张海琪。
在美利坚,很多事情完全可以简单化。比如使用暴力。
裘德考将“鱼”看的很严实,但他对解雨臣的玉俑很感兴趣。
如张海桐当初对吴三省说的那样。玉俑如果真的能够长生,铁面先生最晚明代就可以爬出来,彻底实现长生不老、返老还童。
然而千百年以后,张海桐与吴三省一行人下去时,他依旧只是一具躺在玉俑里面会呼吸的尸体。
裘德考背后的汪家追寻张家的脚步几百年,这几百年的时间,足够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延伸出更多的可能。
这样一个家族,绝无可能不清楚玉俑的作用。或许早期他们没有掘出铁面先生,是为了作为实验,观察玉俑是否真的有用。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结果不言而喻。对于汪家而言,他们得出了和张家一样的结论,这东西就是个鸡肋。基本等于没用。
但裘德考却依旧想要得到玉俑,这与他背后组织的想法背道而驰。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裘德考最初是文物贩子,回到美国后才开始发家。最开始的时候,他的公司确实干净,且运转效率极高。
等到规模变大,人事调动变多,公司的人员构成会越来越复杂。
到了上个世纪末,裘德考仍旧不清楚自己公司里是否有“内奸”。他只知道自己的研究团队成功研究出了延长寿命的药剂,但仍有副作用。
这些研究员做出来的实验结果,就应验在这个公司里寿命和外貌严重不符的部分员工身上。
张海琪来到美国后,搜寻了裘德考公司的旧档案。这些旧档案里,有些员工不知所踪。
根据调查,他们在外界的结果无一例外是失踪。这些失踪人员里,有一部分仍旧在裘德考的公司工作,有一部分则彻底失去音讯。
在研究记录里,这些没有音讯的人被定义为死亡。
巧合的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孤儿。且留下来的人,大多数都不忠于裘德考。
那么他们忠于谁?
这么多寿数和体能明显不正常的人,为什么裘德考只派了阿宁去中国?
在汪家明显对玉俑不感兴趣的情况下,他为什么一定要拍到玉俑?
一切都很简单。
他知道了汪家的存在,并且感觉到了威胁。那些人里,他只能用阿宁了。
因为阿宁受训的时间最短,因为阿宁有把柄在他手里。
裘德考是个生意人。在生意场上,一切都可以用来交易。但前提是,交易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
张海琪来到美国后,只是用了一些手段让裘德考意识到他的公司已经不可靠了。
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一个已经被架空的掌权人,当然也失去了对集团的有效控制。
这是汪家人惯用的手段。他们做任何事,都喜欢披上一层皮。
张家同样如此。
不同的是,汪家喜欢摘果子。而张家可能是因为寿命和时间的问题,更喜欢自我建立一套有效体系,以便长期使用。
而这个时候,张海琪给了他真相,张海琪给了他新的合作伙伴。
这个伙伴,就是董家。
张海琪披着董家的皮,有的是办法让裘德考相信她的实力。同时,董家也是“白身”。在这个隐秘的研究里,董家是彻头彻尾的“新人”。
因此信息差上,裘德考天然占据上风。偏偏董家财力雄厚,主动投诚。孰轻孰重,裘德考不可能不动心。
他太老了,太想活下去了。
张海琪只是让张海侠做了一点手脚,就瓦解了他对集团的信任。
与其说是解雨臣得知鱼的消息,试图置换,不如说“董家”也希望在其中再分一杯羹。所以牵线搭桥。
有了合作信任,做什么都简单。
张海琪翻看着那份文件,良久将目光从文件上挪开,落在张海侠身上。
“脸色不太好。”她说。
张海侠苦笑。“干娘,我确实有点累了。”
从前的张海侠跟张海桐一样,自己有什么事都闷着。为了亲近之人,自己吃点亏也没什么。
自从张海琪把人带在身边,一直想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
有不舒服的就讲,没必要迁就谁,要适当的表达自己。
大概是两个孩子离死亡太近,张海琪对张海侠过于浓烈的奉献精神有点PTSD。
至于张海桐那个性格,已经完全没救了。
(https://www.02ssw.cc/1942_1942223/23086674.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