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 第63章 :职业规划?

第63章 :职业规划?


“那今天岂不是个非常值得庆祝的日子?“

    “是的。“

    “那就收拾一下,咱们去庆祝一下?“

    “嗯,上次唐人街那家粤菜馆不错,我喜欢那里的避风塘炒虾。“

    看着梁思申不自觉咽口水的动作,秦浩不禁好笑。这丫头从小就早熟,也只有在吃上会展露她的真性情。她今天穿着剪裁得体的米色西装套裙,头发一丝不苟地盘起,活脱脱华尔街精英的模样,此刻却因为一道菜露出孩子般的期待。

    “行,那就走吧。“

    唐人街顶好海鲜酒楼的红灯笼在暮色中格外醒目。秦浩特地没有要包间,而是选了二楼靠窗的位置。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唐人街的街景——鳞次栉比的繁体字招牌,熙熙攘攘的黄皮肤面孔,还有空气中飘荡的酱油与香料混合的熟悉气味。

    “看看还有什么想吃的。“秦浩点完招牌菜后把菜单递给梁思申。

    梁思申直接把菜单还给服务员:“就先上这些,不够再加。“等服务员走远,她冲秦浩狡黠一笑:“你是知道我的,只会吃不会点。“

    秦浩摇头失笑,给她倒了杯菊花茶。茶香氤氲中,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将唐人街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你知道为什么这里的中餐馆生意这么好吗?“秦浩突然问道。

    “当然是因为中餐比西餐好吃太多了!汉堡薯条千篇一律,哪及得上中餐这么多菜系的变化?“梁思申不假思索地回答,顺手将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

    秦浩的目光掠过她精致的妆容:“好吃只是一方面。对于许多远渡重洋的华人来说,乡愁并非矫情,它是切切实实烙在胃里的思念。当他们在异乡感到孤独、疲惫,或是逢年过节合家团聚之时,强烈的归家愿望无法实现时,就会来到这里。点上几道熟悉的家乡菜,那熟悉的香气、熟悉的味道入口的瞬间,时空仿佛短暂地折叠了,舌尖的记忆会带着他们神游回那片遥远的、被称为故土的地方。那一刻的慰藉,千金难买。“

    梁思申皱眉表示不解:“既然这么想家,直接回去就好了啊,为什么还要勉强自己留在这里呢?“

    “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的条件。“秦浩的声音低沉下来:“他们可能还在为一家老小的温饱挣扎,靠着在这里做最辛苦、甚至带有风险的工作,才能寄点微薄的生活费回国。也或许,国内的亲人早已不在,物是人非,那个承载着回忆的‘家’早已不存在了。回去,反而成了更深的失落和无家可归。留在这里,是他们的无奈,也是他们惟一能抓住的现实。每一个留在海外的华人,背后都有一段不足为外人道、被生活揉捏过的独特人生故事。“

    听秦浩说完,梁思申若有所思地搅动着茶杯:“所以……看到、吃到家乡的食物,触发了思乡的情绪,这个是不是就叫‘睹物思情’?“

    “这个成语用得不错,有进步。“秦浩赞许地点头。

    梁思申展颜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那是,我有在课余时间学习汉语的好吧。“

    这时服务员端上了避风塘炒虾。金黄酥脆的虾仁裹着蒜蓉面包糠,香气扑鼻而来。梁思申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却被烫得直呵气。秦浩笑着递过湿毛巾,看着她孩子气的模样,想起十年前第一次见到这个倔强小女孩的场景。

    很快,清蒸石斑、干炒牛河等菜肴陆续上桌。梁思申完全抛开了所有伪装,大快朵颐的样子让秦浩也食欲大开。她甚至不顾形象地舔了舔沾着酱汁的指尖,这个动作让秦浩想起宋运萍在家吃饭时的样子——果然是在美国长大的孩子,少了些东方女孩的拘谨。

    酒足饭饱后,秦浩给梁思申倒了杯普洱茶。大厅角落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突然放声痛哭。老人面前摆着一碗已经凉透的云吞面,粗糙的手指颤抖着抚摸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梁思申的目光久久停留在老人身上,对“睹物思情“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思申,你知道对于一个像他这样,或许是像更多漂泊在外的华人来说,当生命接近终点,预感大限将至之时,他们心中最深处、也是最执着的愿望,你知道是什么吗?“秦浩忽然问道。

    梁思申摇摇头,耳垂上的珍珠耳环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落叶归根。“

    见梁思申面露疑惑,秦浩解释道:“它是几千年来深深刻印在我们华夏民族骨血里的执念,一种超越了物理距离、财富多寡甚至理性计算的终极归属感。它意味着:无论我们这一生飘零至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在外获得了多大的成就与繁华,当生命之火将要熄灭,灵魂深处最强烈的冲动,便是要回到生命开始的地方——那片承载着童年记忆的土地,那座熟悉的祖屋,那座世代安息着先人的坟茔。唯有葬于故土,魂归宗祠,才能获得最终的平静与圆满。叶落归根,是漂泊的终点,也是灵魂的归途。”

    “这种对故土近乎宗教般的眷恋和归属感,是很多西方人难以真正理解的。西方文化强调个体自由与选择,‘世界公民’可能是某种理想。但在许多华人心中,无论海外多么富庶安逸,终究是‘他乡’。‘根’不在此,灵魂就永远在漂泊。所以你会看到一代代华人远赴重洋,他们可以在矿山、铁路、餐馆后厨、洗衣工厂,干着最脏最累、本地人不愿碰的工作,沉默得像背景墙,任劳任怨。他们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地节衣缩食,牺牲社交与娱乐,仅仅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开销,将辛辛苦苦积攒下的每一分钱汇回遥远的家乡。他们不太关心当地的政治,心之所系始终是那个东方的故国。他们忍受这些艰辛和巨大的文化疏离,最根本的目的,除了改善家庭命运,往往还指向那个终极渴望——在有生之年,或至少在生命终结之时,能够带着财富、荣耀或仅一具残躯,回到那片被称为‘根’的土地,落叶归根。”

    梁思申若有所思:“所以唐人街的中餐馆,对他们来说不只是吃饭的地方“

    “是精神寄托。“秦浩接过话头:“就像那个老人,可能很多年没回家了,一碗云吞面就能让他想起故乡的炊烟。“

    梁思申突然压低声音:“我外婆最后那段时间,也总念叨着要回上海老宅看看。“

    秦浩没有接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两人沉默片刻,窗外的喧嚣声仿佛隔了一层毛玻璃。

    “等等。“梁思申突然抬头:“你跟我说这么多,不单单只是闲聊吧?“

    秦浩笑着点头:“聪明。我想问问,你有对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吗?“

    “当然。“梁思申立刻恢复了华尔街精英的干练:“我准备花三年时间成为贝尔斯登最出色的交易员,然后用两年时间晋升中层管理。“

    秦浩问:“仅仅只是这样吗?“

    “不然呢?“梁思申挑眉:“难道要我三十岁前当上合伙人?“

    “我觉得你可以做更进一步的规划,比如帮助那些优秀的中国企业来美国上市!“

    梁思申瞬间瞪大双眼。在她的印象里,中国企业都是一些技术落后、管理混乱的代工厂。至于浩然国际——在她看来这根本不算中国企业,而是一家总部设在香港的跨国公司。

    等梁思申提出质疑,秦浩正色道:“你说的那些都是事实。但有一点你要记住,华夏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最坚韧的民族。“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六十年代日本产品还是劣质代名词,现在呢?索尼、丰田已经征服世界。”

    “只要给这些企业稳定的环境、一点发展的时间和一个公平进入世界舞台的契机,凭借着亿万民众身上那种源自生存本能的勤奋、刻入骨髓的智慧、以及对改变自身和民族命运那近乎疯狂的渴望——你所指出的大部分问题,都将以一种令世界震惊的速度被化解、被克服!关键在于,谁能搭起那座沟通东西的桥梁?谁能让世界看清这颗正在快速升起的新星?”

    “所以……你是想让我成为这座……连接华尔街与东方新兴市场的桥梁?为什么是我?贝尔斯登拥有更多资深、人脉深厚、经验老道的银行家。“梁思申感觉呼吸有些沉重。

    “第一,身份认同的天然优势。你是华人。你的根基、你血脉的连接在东方。这份与生俱来的文化亲近感和理解力。”

    “第二,你很小就在美国长大,又在美国顶尖学府接受教育,你了解美国人的想法,未来的几年足够让你了解华尔街的游戏规则。”

    “第三,我相信你的能力。”秦浩语气诚恳:“我相信只要是你认定想做的事,凭借你的能力,就一定能排除万难,把它做成!”

    听到“我相信你“四个字,梁思申的嘴角不自觉上扬。

    “好吧。“她终于松口:“我愿意尝试你说的职业规划。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这很酷不是吗?“

    秦浩如释重负地笑了:“是很酷,不过这也意味着你要加倍努力了。东西方文化的隔阂可不是那么容易消磨的。“

    “就像你说的。“梁思申举起茶杯,目光灼灼:“你相信我可以做到,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转眼间,已是1990年深秋。

    东海一号商场,清晨七点,商场门口的广场已经挤满了翘首以待的消费者。巨大的红色横幅上“满三百减一百“的标语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保安们不得不拉起隔离带维持秩序。

    商场顶楼办公室。

    杨巡和戴凤娇并肩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涌动的人潮如积蓄的洪水,在商场前的广场上蔓延开来。

    戴凤娇涂着时兴艳丽唇彩的脸颊因为兴奋而泛红,她抓着杨巡的胳膊,指尖都在微微发颤:“杨巡,你看到了吗?这比咱们在美国第五大道的人还多!咱们真的成了!”

    杨巡胸腔里同样擂鼓般震动,但他还是硬压下了想要挥舞手臂的冲动:“这才几点,再等等。”

    七点五十八分。杨巡深吸一口气:“凤娇,时间到了,让大伙儿揭幕!”

    戴凤娇立刻拿起对讲机,嗓音因激动而显得格外清脆响亮:“各小组注意!保安队!揭开幕布!内场各部门,八点整开闸正式开业!”

    对讲机里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回应:

    “安保一队收到!”

    “安保二队准备!”

    “一楼家电部准备就绪!”

    “二楼服装部到位!”

    随着指令下达,商场外沿覆盖的巨幅红绸被数十名保安合力缓缓拉下。当全部使用进口钢化玻璃的幕墙,首次完整地沐浴在东海初升的朝阳下时——

    轰——!

    人群爆发出海啸般的惊呼和赞叹!纯粹的几何线条,大面积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银色框架,以及整面整面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熠熠生辉的玻璃幕墙!这景象在1990年的东海堪称石破天惊!

    “老天爷!这……这还是商场吗?水晶宫一样!”

    “洋气!真洋气!听说这些玻璃硬得能挡子弹,里面啥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妈妈快看!好亮好漂亮!”一个骑在父亲肩头的小姑娘开心地拍手。

    快门声频繁响起,晚报的记者们兴奋地记录着这一幕,镁光灯将人们的惊叹定格。

    杨巡紧绷的嘴角终于忍不住向上扬起了一个胜利的弧度,戴凤娇更是激动得眼里泛起水光。这耗费巨资、克服了重重玻璃进口和安装技术难关的外立面,此刻带来的震撼完美地兑现了秦总的预言:它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

    杨巡和戴凤娇走下顶楼,准备在开闸前最后巡视一圈,刚走到通往中庭的玻璃步道上,就被一群焦急的厂商代表围住了。

    “杨总!戴经理!我那位置在东南角,人流怕是不如主通道啊!能不能给我再挂两个显眼的灯箱海报?”一个卖收录机的老板挤上前。

    “戴经理,我这边是新雇的营业员,手还生,你看能不能临时从别处调两个熟手支援下?”化妆品柜台的负责人也一脸愁容。

    杨巡还没开口,戴凤娇柳眉一竖,正要发话,杨巡却轻轻按住了她的手,清了清嗓子,抬手虚压,现场立刻安静下来。

    “诸位老板,稍安勿躁。大家的担心我都明白。但你们看看外面……这还用担心位置和人手?放心!只要货好,服务好,今天在场的每一位,生意都不会差!”

    厂商代表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再次感受到窗外那股几乎要破墙而入的热浪,脸上紧张瞬间被狂喜取代,连连点头称是,各自散开去做最后的准备。

    八点整,早已蓄势待发的人潮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如同滚滚洪流,争先恐后地涌入商场,那场景就跟商场里的东西全部免费送不要钱,慢了就被别人都拿走了似的。

    “杨巡,咱们要发财了!”(本章完)


  (https://www.02ssw.cc/1939_1939424/86261887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