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七零宠婚,嫁给第一硬汉 > 第1979章 利益

第1979章 利益


  “目前为止,我们从挖挖机挖出来的散土中就翻捡、拼接出可辨识的器物216件,其中完整的陶瓶、陶罐、陶碗、陶勺子共计169件;挖出来的石碑不是墓碑,而是纪事碑,从上面的铭文、书法、纹饰、雕刻都颇具文学艺术价值……”

  专家说话文绉绉的,用数据说话有理有据,章昌旺只想知道能不能继续开发。

  “结合你们借来的县志来看,这一片地地下有大量的文物,我们研究建议:原址进行保护。”

  得,不能开发!

  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只不过听到这个结论的时候心总算是彻底死了。

  章昌旺只希望陈总那边能找到他想要地重新择址开发。

  而这一片地,他感觉是一个烫手山芋。

  原址保护谈何容易。

  就这几天,听说这儿有古董,可把那帮小年轻忙坏了。

  要不是派出所的同志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轮岗,没准儿那些陶陶罐罐都被抱走光了。

  挖出陶陶罐罐的时候,很多老百姓都在问有什么用?

  有懂行的人就说别看黑不溜啾的,年代越久越值钱,甚至连破碎的陶片也值钱,让大家伙儿都开了眼,纷纷想起家里的猪油罐盐罐罐,第一次有了陶罐罐也是古董的概念。

  “我们要在这一区域进行大规模地调查与发掘。”

  章昌旺只想知道对自己镇上有什么好处。

  在得知可以建陶文化博物馆后,他心里总算舒坦多了。

  这至少也是万安镇上有了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建筑物,嗯,不错,也让未来更有了竞争力。

  就在章书记和考古专家论论的时候,那边场地内又传出了轰动的声音。

  “怎么了?”

  “章书记,他们发现了乌木。”

  乌木?

  “挖挖机挖出来的那一堆散泥土中,他们刨出来了一根五米左右的乌木,而且很明显是被挖断了的,还有一部分在泥土里埋藏着的。”

  专家们兴奋的往场地上跑,章昌旺也跟了过去。

  好吧,专家到底是专家,要自己这种外行来看的话,就感觉是一根烂木头而已,谁能想到它毫不起眼的外表下实则比黄金还贵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得到了具象化的体现了。

  所以还是要多读书,多长见识。

  看看,当初挖挖机挖出来的时候可不就当烂木头埋在里面,压根儿没想到会是很值钱的东西呢。

  “这儿有树根遗址,如果没猜错的话,还会有大量的乌木存在。”

  有考古人员兴奋的喊。

  越刨越有东西,这地方,保护,必须保护。

  县文物局都不够格了,市文物局来了,将原本出让给智强建筑公司的这一块商业用地收回,要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研究。

  于是乎,  万安镇的老百姓更热衷于赶场看热闹了。

  主要是,真的很热闹。

  那些考古队的人拿一把铁锹一把刷子,坐在小凳子上刨啊刷啊。

  “说是有古墓,挖到没有?”

  “怎么没有,昨天就挖到两座呢,好神奇棺材都还是好的……”

  杜红英听到这些消息就越发觉得当初大意了,让陈桔走了弯路。

  结果陈桔倒也无所谓了。

  主要是,文物局找他谈合作了。

  主打一下来都来了,工人也有,就让他帮忙先修围墙。

  后期如果修博物馆,工程也找他做。

  所以,有时候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吃亏也是福。

  更何况,他并没有吃亏。

  “章书记问我看中了哪一块地,我就看中了疗养院那边的位置。”陈桔道:“虽然拆迁赔偿有点多,但是我觉得那块地修商品房很不错。”

  杜红英听陈桔大谈风水布局。

  让她很疑惑:还要信这个啊?

  不过,她也觉得陈桔选的地儿好,要知道饮用水就是一大王牌。

  也不得不承认,陈桔也是会选地儿的主。

  这个村子叫清流村,他们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会被征地拆迁。

  当消息传开后瞬间就轰动了。

  立即就有人想要迁户口。

  结果悲剧的发现:户口冻结了,只出不进。

  “红英,听说勇娃子那个老表的公司在清流村要征地拆迁了?”

  陈冬梅年龄虽然大,但是永远不要怀疑她收集信息的速度有多快多准。

  “是的,怎么了?”

  杜红英疑惑的问。

  “隔壁你罗二婶娘家侄儿家,肠子都毁青了。”

  又有什么八卦?

  “你罗二婶的侄孙孙谈了一个对象,原计划是元旦节结婚的,结果因为彩礼没谈拢,婚事就往后拖了,二月间又商量,最后计划在五月一号结婚。”

  这和拆迁有什么关系?

  “他要是元旦节结婚了,户口迁进来,就可以多分一个人的房子,多得一个人的赔偿,现在五月一号才结婚,户口也迁不进来了,这不是眼睁睁的看着钱都得不到吗?”

  “那倒也是。”杜红英也吃瓜:“要多少彩礼啊?”

  “说女方要八千块钱,男方又不愿意就说给少点,给四千……”

  杜红英想这是打了一个五折呢。

  彩礼便宜了,真正的大便宜就没机会没赶上了。

  “有时候啊,人算不如天算,有福之人不用忙。”陈冬梅感慨万千:“他们这一下肠子都悔青了。”

  “你罗二婶还说他们那个村还有一家人更狠,说是媳妇怀的孩子才七个多月,为了能多分一个人的房子和赔款,就去剖出来了。”

  “还有这样的操作?他们不怕孩子剖出来有问题吗?钱和孩子的健康哪一个更重要啊?”

  杜红英听见这事儿瞪大了眼睛!

  “是啊,听起来真的是有点吓人。”陈冬梅也点头:“我们这些人肯定不会这样子干的,宁肯不要那钱也不会这样去剖孩子,都说瓜熟蒂落,瓜都没熟呢,强制性的给扭下来了,都不怕出事儿啊?”

  “那孩子怎么样啊?”

  杜红英很关心的是孩子的健康问题。

  “听说还可以,七活八不活,幸好是七个多月若不然都活不下来。”

  杜红英一声叹息,真应了那句话:人心和太阳不可直视。

  为了利益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不敢干的。

  “听说剖下来后上户口,那边也说不能上,那家老太太就坐在镇政府办公室里闹,最后还是上了户口了。”陈冬梅道:“会哭的娃儿有糖吃,还真的是这个样子。”


  (https://www.02ssw.cc/1809_1809312/2439678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