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抗战之太行山溜子 > 第533章 一九四二

第533章 一九四二


中秋节第二天,各团团长一起下山了,或许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回驻地,站在山下都有些不舍。

秦月明送下了前山寨,见大家都磨磨蹭蹭的,也知道他们心里的不舍。

“赶紧出发吧!都记着啊!下次再回来就是做客了,谁要是空着手来,别怪我只给他吃青菜大萝卜。”

“哈哈哈”!

“师长,你这变化也太快了吧!不过你放心,有什么好的缴获先给你留着。”

众人还是改不了口,秦月明也无所谓了,师长小明的,反正也只是个称呼。

驻地还有一千根大黄鱼,这算是是秦月明的给自己留的私有财产了,谈不上自私不自私,总得给跟着自己继续混的家庭留些后路,给了老陈五百根让他藏好以备不时之需,其余的每天借着溜小红的机会和师姐找地方藏了起来,一般是动不着的,以防万一图个心安罢了。

中秋节过后的第五天,“老洪”来了,只带了一个排的警卫,中途凤凰山驻地的老刘又给加派了老柴的一个连。

午饭过后,“老洪”和秦月明一直谈到黄昏,晚饭喝了点小酒,借着酒劲又一直谈到了深夜,最后两人达成了一致,“老洪”无奈的拿出了带来的密电本,每个月双号晚上八点沟通一次,秦月明这边要监听二十分钟的电台。

送走了老洪,搬家也提上了日程,玉米已经收完,接下来就是收红薯和种小麦了,秦月明拦住了耕了一天地的老陈。

“小志让人给带来了五十斤牛肉,我搞了十斤炖上了,中午饭之后就开始炖的,浓香扑鼻,来喝一杯吧”!

老陈笑着放下了肩膀上的犁子,拍了拍身上的泥土。

“那感情好,娟子娘刚刚还说晚上就着咸菜啃干饼子呢,师长你先回去,我把犁子送回家就来”。

“去吧!把老朱一起喊上,别人忙活他在家里偷懒,看样子不想要收成了是不是”?

老朱入秋后老寒腿犯了,以前做警卫营营长,除了常规任务,习惯每天围着驻地转两圈,如今闲下来反而不适应,腿酸的走不动路。

等两人一起进了秦月明家,热辣灌汤的牛肉已经上桌了,满满的一陶瓷盆子,上面飘着红油辣椒,旁边还有几盘秋天的时蔬咸菜。

“师长,累了一天了,这闻着牛肉味肚子要造反了啊”!

张颖开了两瓶酒,地道的地瓜烧,山里晚上寒气重,喝了正好暖身子,老朱把禁酒的事当成了耳边风,端着酒碗站起来等着张颖倒酒。

“坐下,和我还客气个啥”?

秦月明给四人碗里盛满了牛肉块。

“先吃一碗,吃完再喝”。

两人也没客气,牛肉虽然炖的时间长,但并没炖烂,相反很有嚼劲,一碗牛肉下肚,秦月明吸溜着凉气举起了酒碗。

“今晚不着急,慢慢喝,一边吃一边消化,争取把这一盆子吃完”。

四人一起咂了一口,高度的地瓜烧同样火辣,秦月明夹了筷子韭菜生辣椒解腻。

“老陈,老朱,明天我和师姐离开,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以后说不定还会有什么风云变化,守好驻地,不要让闲杂人等钻了空子”。

两人都知道秦月明说的闲杂人等是什么路数,等小鬼子打完,这里很可能会迎来一些追根究底的人,朱二狗拍着胸脯保证。

“师长,别看驻地只剩下一百多户,可是有三百多个能拿枪的,就守着前山寨和吊桥,谁也上不来,真要是惹急了还有大炮轰他娘的”。

“行了老朱,悠着点来,万一人家调动大军合围呢,最好是沟通,当然可以强势一点,驻地多留了五十多万斤粮食,别放着长霉了,可以再吸收些吃不上饭的百姓过来,尽量还是以家庭为单位,这样不容易叛变,另外保护的也是自家人吃的口粮,想来训练之后保卫家园会勇敢一些”。

乱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吃不上饭的百姓,老朱和老陈知道哪里能招到人,还是家庭模式的。

“师长,最近听说南面来了不少逃难的,都是拖家带口,很多贴着太行山往北走,走在路上都饿死了,听说很凄惨”。

秦月明心中一惊,一九四二年了啊!河南大饥荒,感觉嘴里的牛肉瞬间不香了,不过自己也无能为力。

“老陈,招人,就招逃难的百姓,把驻地再扩张起来,粮食金条别不舍的用,没用了和我说,我那里还有五百大黄鱼,就照着一千户收吧!组织兵力不要打什么名号,就当是保卫自己家园的组织”。

一顿饭从舒坦中吃出了苦恼,夜深了,也喝点差不多了,送走两人,秦月明怎么也睡不着,想了半宿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这种大灾荒,不是一个人努力一番就能改变的。

天蒙蒙亮秦月明才沉沉的睡去,一觉醒来中午了,今天不准备走了,打开准备带去七狮沟的电台,给所有作战团发了最后一道电文,最近征兵优先考虑南面逃难的百姓,安家费不能少,几块大洋就能帮着一家找地方稳定下来,别看刚过了中秋,如果不早做准备,冬天来了不知道有多少饿死和冻毙。

老陈动作很快,反正要招人,赶早不赶晚,清早就出山了,等秦月明发完电文吃了点饭回山,带回来了几十户百姓。

秦月明听到动静出来,很凄惨,所有人都一模一样么青瘦,脸色发青蜡黄,破破烂烂的衣不遮体,有的背着个包袱,条件好一点的抬着个箱笼。

“秦老板,好多啊!不敢一起带回来,怕生乱子”。

秦月明明白老陈的考虑,一旦带回来上千饿怕了的人,很可能引起骚乱抢夺。

“怎么不赶紧做饭吃啊”?

“吃过了,走到南王庄很多乡亲就走不动了,我从老山西那里定的饭,整个南王庄差点被吃空,多亏各家各户帮着做饭,不过最后都给钱了”。

乡亲们看着秦月明目光呆滞,有的乡亲还有些恐慌。

“你们是哪里来的”?

“老板,我家是大康县的,一家七口出来的,过了黄河爹娘就饿死了,小幺没奶喝也饿死了,就剩下我们四个”。


  (https://www.02ssw.cc/1806_1806127/237781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