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6章
“可以试试在材料表面涂覆一层氧化锆涂层。”周志高补充道,“氧化锆的热膨胀系数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接近,能减少高温下的应力开裂,而且它的耐高温性能比钛合金好得多,应该能承受100马赫下的高温。”
这番话让陈院士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他立刻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计算:“氧化锆涂层……碳纤维增强……要是按这个思路,材料的耐高温极限可能真的能提上去!”
“小王,立刻准备实验样品,我们明天就测试!”
周围的科研人员也围了过来,之前的冷淡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期待。
“周部长,您怎么会想到这个方案?”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好奇地问。
周志高笑了笑,没有透露重生的秘密:“我之前看过一些国外的科研文献,偶尔看到过类似的思路,没想到能帮上你们。”
“具体的技术细节,还得靠你们这些专家。”
离开动力实验室,赵刚对周志高的态度更加恭敬:“周部长,您这随口一提,可帮了大忙了!”
“陈院士刚才那股劲,我好久没见了。”
“我也就是提供个方向。”周志高谦虚道,“真正的突破,还得靠科研团队的努力。”
“我们去激光武器实验室看看吧,那边的进展怎么样?”
激光武器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调试一台大型激光发射器,蓝色的激光束在真空靶室内击中目标,发出“滋滋”的声响。
实验室负责人李教授看到周志高,主动迎了上来:“周部长,您来得正好。”
“我们的激光武器功率已经达到了300千瓦,但在持续发射稳定性上还有问题,连续工作超过五分钟就会出现能量衰减。”
周志高走到控制台旁,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又想起前世的记忆,这种能量衰减,大多是因为冷却系统效率不足,导致核心部件过热。
“李教授,你们的冷却系统用的是水冷还是风冷?”
“目前用的是水冷,但效果不太理想。”李教授回答。
“可以试试双循环冷却系统。”周志高说,“第一循环用去离子水冷却核心部件,第二循环用液氮冷却去离子水,这样能大幅提高冷却效率,应该能解决能量衰减的问题。”
“另外,核心部件的散热结构可以改成蜂窝状,增加散热面积。”
李教授眼睛一亮,立刻让助手记录下来:“这个方案可行!我们之前只考虑了单循环冷却,没想到双循环还能这么用。”
“明天我们就调整冷却系统,测试一下效果。”
接下来的几天,周志高走遍了各个实验室,凭借着重生的记忆,为科研团队提供了不少关键思路。
在导弹制导实验室,他建议采用“卫星导航+红外成像”双模制导,提高抗干扰能力。
在材料实验室,他提醒科研人员关注石墨烯在轻量化结构中的应用……每一个建议都切中要害,让原本陷入瓶颈的科研项目有了新的突破方向。
科研人员对周志高的态度也彻底改变。
之前的冷淡变成了尊敬,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找他讨论,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周部长,您要是懂技术,都能当我们的总工程师了。”
这天晚上,周志高在办公室整理项目进度报告,陈院士突然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实验数据:“周部长,您推荐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我们测试成功了!”
“在模拟100马赫环境下,材料承受高温超过半小时,没有出现任何裂纹!”
周志高接过数据,看着上面的曲线,心里满是欣慰:“太好了!这意味着航空器的动力问题,终于有了突破方向。”
“接下来,你们要加快推进发动机整机测试,有什么需要协调的资源,随时跟我说。”
“我们现在最缺的是高性能碳纤维,国内的产能不足,进口又怕被卡脖子。”陈院士忧心忡忡地说。
周志高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东省某碳纤维生产企业的电话,这家企业正是他之前在江省反腐时扶持起来的,技术实力雄厚。
“王总,我是周志高。有个国家级项目需要高性能碳纤维,你们能不能扩大产能?资金和技术支持,我来协调。”
“周部长放心,只要是国家需要,我们就是加班加点,也会完成任务!”王总爽快地答应。
挂了电话,陈院士激动地握住周志高的手:“周部长,太感谢您了!有了碳纤维,我们的发动机研发就能提速了。”
周志高笑着说:“这是我们共同的项目,为了龙国的国防事业,我们都得全力以赴。”
送走陈院士,周志高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外面灯火通明的实验室,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虽然现在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后续还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从技术整合到系统测试,从量产工艺到保密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但他有信心,凭借着科研团队的努力,和自己重生的优势,一定能让新一代航空器早日研发成功,让龙国在国防领域掌握更多主动权。
(https://www.02ssw.cc/1803_1803128/4394834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