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
这消息如插翅一般,迅速传遍京城。
自然也飞入了国子监。
监生们闻之,多是撇嘴。
“嘁,不过区区府试,有何了不起?”一个身着绫罗的监生摇着扇子,满面不屑。
“正是!一群走了运道的家伙罢了!”
“我等国子监,此次府试上榜者,亦不在少数!”
国子监祭酒宋讷,更是神色淡漠,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科学院这点“成就”,不过是雕虫小技。
府试?不过是科举途中一道小小的门槛,何足挂齿?
他宋讷何等身份,岂会与一群后生小子计较?
况且,陛下先前已有明示,不允国子监沾染那些“八股奇技淫巧”。
他心中冷哼,这等取巧之法,虽能应付一时科考,于真正的圣贤学问、治国大道,却相去甚远。
宋讷安坐太师椅上,慢条斯理呷了口茶,眼皮也未曾抬一下。
“跳梁小丑,哗众取宠而已。”
真正的经世济民之学,岂是那些旁门左道所能比拟?
宋讷自有他读书人的傲骨与盘算。
恰在此时,朱元璋下了一道诏书。
命满朝文武,就当前边境军防事务,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宋讷闻诏,精神陡然一振!
这才是他施展抱负,为国分忧的良机!
他连夜秉烛,奋笔疾书,草拟了一封数千言的奏疏。
其核心要义,唯“屯田”二字。
翌日,朝堂之上。
宋讷身着朝服,立于丹陛之下,声如洪钟。
“启禀陛下!”
“如今天下初定,四海渐安,唯北境沙漠之地,仍时扰圣心。”
“若欲兴大军穷追猛打,深入瀚海,恐劳民伤财,非长久之策。”
“陛下若为子孙万代计,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固边!”
“固边之要,在于强兵!”
“强兵之本,在于足食!”
“故,臣以为,实边之策,首在屯田!”
他引经据典,将汉时赵充国屯田戍边之事,阐述得详尽透彻。
“陛下!臣恳请陛下,于诸将之中,择选数位深有谋勇之才!”
“划定疆界,制订屯法,分片驻防,扼守要隘!”
“令兵士平日耕作,自给自足。”
“一旦寇至,即可荷戈而战!”
“寇退,则复归田亩!”
“如此,既可戍卫边疆,又能节省巨额粮草转运之费,实乃一举两得,安国兴邦之长策也!”
金銮殿上,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宋讷刚刚结束了他那番关于屯田的慷慨陈词,声音仍在殿内回荡。
“屯田。”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粗糙的手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
他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彩,似乎在权衡,又似乎在畅想。
“宋爱卿所言,甚合咱心。”
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屯田戍边,此乃安邦定国之大计。”
“只是…”
他话锋微微一转,目光似乎穿越了厚重的宫墙,望向了遥远的北境。
“若是在那北境苦寒之地,能种上咱们新近得来的那些个宝贝庄稼…”
“土豆,还有玉米…”
“啧。”
老朱轻轻咂摸了一下嘴,脸上竟难得地露出几分近乎孩子气的期待。
“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光景?”
“若是能让戍边的将士们,往后顿顿都能吃饱肚子,甚至还能有些许余粮…”
他越想,眼神便越亮,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兴奋。
“边关的儿郎们,吃饱了不想家,上了阵,岂不更能嗷嗷叫着杀敌?”
大殿里,空气跟冻住了一样。
朱元璋的话,还在大梁上绕呢。
底下那帮大臣,脸上的表情,一个比一个精彩。
“啥玩意儿?”
“陛下…这是认真的?”
众人心中纷纷是有些想法。
(https://www.02ssw.cc/1661_1661462/26173729.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