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商乱迷局 > 第79章

第79章


就像站在十字路口,选择直行还是转弯都得由己;朱志顺最后还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决定选择去意大利那家服装公司。

这段时间他也做了一些分析,“日清”因为是日本人独资,公司中高层全都是日方人员,一个一句日语不懂的他,去到之后一是很难融入,再者说让他回头从最底层业务做起,朱子顺心有不甘。

池副总同事在给他介绍意大利公司时,特意提到这是一家新成立的企业,将朱子顺的简历拿给公司老板看后,老板不仅十分满意,而且明确试用期后,可以立即安排一个独当一面的岗位给他。

朱子顺关心的薪资问题,意大利老板开出了比“华丽”高一倍的工资。

隔周一天,池副总给朱子顺打电话,说意大利老板下午有空,要对他进行一次面试。

“就是走个过场,我那同事说了,已经百分百定下来了。”池副总怕朱子顺紧张,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当池副总把意大利公司厂址说给他听时,朱子顺不禁有些意外:“这个地址好像是‘神宝’饮料公司的厂址。”

不管怎样事已至此,朱子顺中午吃过饭,和方部长打了个招呼,说市内卖场到了结款的日子,让他去取支票。便早早地走出了公司。

到“神宝饮料”步行不过一刻钟。朱子顺来到这栋灰色六层大楼前,发现除了“中法合资神宝饮料有限公司”的招牌外,在它的上方还挂上了“意大利佐拉服装有限公司”的牌匾。

大门口一个保安模样的小伙子,让他在本上登完记,便告诉他,意大利公司在二楼,整个一层都是。

这栋楼朱子顺还是第一次进来。整栋大楼静得有些瘆人,没有一点生气;可能是少有人进出的关系,楼道里的照明灯都没打开,大白天的只有从窗户透过来的光亮。

已是晚春季节,大楼里和外面至少差了一个季节,浸着寒气。

这也不奇怪,人人都知“神宝”一年中大半年不生产,不开工,楼内没有人气也正常。朱子顺听着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回响在大楼里,迈步上到了二楼。

二层的右手边一道大门紧闭着。左手边半开着一扇门,不见一个人影。朱子顺犹豫了一下,还是走进了半开门的一侧走廊。

这侧走廊两边看起来都是一间间的办公室,上面却没有任何标牌,门同样是关着的,也听不到任何声响。

直到朱子顺走到最尽头,才从昏暗中看到,比其它房间更高更大的一扇门上,贴着一块金属牌,印着“董事长办公室”的标识。

朱子顺站在门口踌躇了片刻,隐约能听到房间里传出来一男一女的笑声。他贴近手表看了一下时间,约定的时间已经到了。便长舒了口气,敲响了这扇大门。

开门的是一位二十出头,长发披肩的女孩,相貌平平,但说起话来,却是一口港台电视剧里那种嗲嗲的腔调。

“请问先生,你找谁啊?”

“我叫朱子顺,是来面试的。”朱子顺赶忙回答道。

“啊,是朱先生,董事长正等你呐。”长发女孩称呼他朱先生,朱子顺感觉很不习惯。

随长发女孩走进去,是一间摆着长条桌的会议室样子的房间,除了围着桌子一圈的七八个椅子,空空荡荡并无其它。

会议桌一侧还有一道门,长发女孩推开后,示意朱子顺进来。

这是一间标准的办公室。墙壁上挂着玻璃框里是几幅意大利名胜古迹的印刷品,分外醒目。大班台后面坐着一个棱角分明,满头黑发,看起来和朱子顺年龄相仿的年轻人。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佐拉’公司意大利老板弗朗西斯林”长发女孩对朱子顺说道,可能刚才没听清楚,或是忘了朱子顺的姓名,又笑着问“先生你怎么称呼?”

“我叫朱子顺,管委会朋友介绍我来的。”

听到朱子顺的回答,坐在大班椅上的年轻人站了起来,伸出手用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说:“知道,知道。欢迎你朱先生。”

和这位中国面孔,意大利老板握手时,朱子顺才发觉自己足足比他高了一个头;可能‘神宝’大楼常年无人的缘故,有些寒凉,年轻的老板还披着一件细绒大衣。

长发女孩走到一侧的茶几上,拿起一瓶暖壶,似乎要给朱子顺倒水。可是摇了摇暖壶,朝老板耸了耸肩说:“好麻烦呢,国内的条件就是这样子啦,还要到楼下水房等着烧开水。”

年轻老板微笑着说:“不忙,你也坐下好了。”

长发女孩说了句“不好意思”,便在朱子顺身边坐了下来。

“朱先生听说过意大利‘佐拉’这个品牌吗?”朱子顺没想到年轻老板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这句话。

“没有。但我知道,现在大款们喜欢的流行名牌服装像‘金利来’‘梦特娇’‘花花公子’这些,意大利的还真不清楚。”

年轻老板摇着脑袋一副不屑地表情,长发女孩挑了挑眉毛说:“就是这样子啦,这些土包子拿这些垃圾装门面,笑死人了。”

“蓝小姐说得是实情。”朱志顺这才知道长发女孩姓蓝,年轻老板接着说“中国的服装市场现在太不成熟,那些品牌在国外,白送给流浪汉都送不出去。你们还把这些乱七八糟的当成高档货了。”

“我这几年都做的是人造毛皮面料业务,对高档服装真不了解。”朱子顺是第一次听到有人如此高论国内的服装市场,感觉自己在这方面就是一个白痴,赶紧表白自己的短板。

“这没关系。只要你用心,在我这里很快就会成为服装方面的专家。”年轻老板终于把话题拉回到朱子顺身上,问道:“你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公司?方便说吗?”

“说心里话很不舍得,可能更想开拓一下自己的眼界,毕竟现在开发区有那么多的好企业,人都想往高处走。没有别的其它原因。”朱子顺不想和一个初次见面,即使将来是自己老板的人,说任何不利于“华丽”的话。

“很好。男人要发达,一是选对行,二是跟对人。”老板虽年轻,说话却像一个睿智老者“到我这里来,你会知道生意是怎么回事,市场到底该如何运作,可学,可发挥的空间是你想像不到的。”

这位年轻老板说国内这些企业的老总们,大致分两类;一类像“神宝”这样的纯私企,仗着几十年市场一直处于短缺,饥渴的状态,制造“新奇特”的噱头,趁机大捞一把,赚些快钱。以后怎样,他们不想,也想不到。

更多的是像你现在任职的公司,这些老总根本不是生意人,更别说是什么“企业家”;他们把掌控的公司,工厂只不过当成自己的资源,除了往自己口袋里装大把好处,脑子里不是想着怎样把企业做大,而是想怎么再往上爬。

“全世界的老板都是‘财迷’,只有这里既是‘财迷’还是‘官迷’。做企业的老板怎么还分什么处级,局级;昨天还跟我谈生意,今天就升到政府机关当了大官。是不是很搞笑?”

普通话流利的年轻老板不是一个纯意大利人,这个朱子顺已经可以做出判断了。但他的生意经,对国情的剖析;对朱子顺而言却是以前闻所未闻的,很新鲜,不乏深刻。


  (https://www.02ssw.cc/147_147585/32390317.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