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商乱迷局 > 第208章

第208章


和章工的聊天总是断断续续,办公桌上那部座机不停地有来电,进出办公室,找章工请示各种问题的人,也一直没断流。

朱子顺本想告辞,怕打扰章工的工作。章工一把按住要起身的朱子顺,说:“马上吃午饭了,待会儿到我们食堂请你吃份工作餐,难得见一面,不聊透了哪成?”

中午,朱子顺随章工一起去了毛纺公司的食堂。这间食堂和“华丽”公司的很相像,章工让朱子顺坐下,她一个人到窗口来回跑了几趟,用托盘打了四样荤素搭配的菜肴,两碗米饭过来。

“我们公司的伙食可能比不上你们独资企业的,但管饱。”章工笑着对朱子顺说。

“真想念‘华丽’的食堂,特别是池总包的大包子。”朱子顺没提“佐拉”带饭盒的历史,但勾起了“华丽”当时融洽的氛围,有感而发。

“中午我们休息一个半小时,慢慢吃,慢慢说。”章工望朱子顺的碗里加了一块五花肉“到底遇到什么麻烦了?”

朱子顺边吃,边把“佐拉”公司弗朗西斯林,蓝小姐的不堪,尤其是南京办最近发生的事情,大致说给章工听了。

“要是这样,朱子,你早就应该离开了。什么弗朗西斯,还什么‘烂’小姐,算是人吗!”章工推开饭碗,气得摔了筷子。

“现在想想是。”朱子顺自嘲地说“我这还不是为斗米折腰。”

“那你有什么打算?”章工问。

“没想好。弗朗西斯林那儿肯定不会去,没准儿转行,跟我们‘佐拉’季副总去搞拆迁去。”

“我不懂拆迁是个什么工作。”章工推了下眼镜“但我觉得你再选择工作,一定要慎重,别图眼前几斗,几升米。还是要做适合自己的。”

两个人一直聊到下午上班的铃声响起,见朱子顺决意要走,章工把他送到公司大门口,说:“我在这家公司说话还好使,你要是不嫌弃待遇低,随时给我打电话。来这里咱们姐俩继续做同事。”

“歇两天再说吧。”朱子顺笑了笑“你章姐不是说了嘛,再选择什么工作,要考虑清楚,不急。”

与章工聊得一席话,除了把心中的憋闷倾诉一下;至于将来的方向,朱子顺依然迷茫。

马上可以跳槽入职的工作,不管是弗朗西斯林,章工诚意的邀请,他都觉得欠妥。林阿邦处不必多言,与章工再聚首共事,朱子顺的顾虑更多,此次两个人在一起短短的时间里,他从章工的眼神里还是读出了许多。

朱子顺不想与这个“章姐”在同事,好朋友的界线上,更迫近些。

春节前后,不管是季副总的拆迁工作,还是荆部长现任的北京王氏服装公司绿山办事处,朱子顺自己更倾向,愿意进一步去尝试。现在,他要把自己的处境告诉父母,曲雅,尽管选择还要靠自己来做决定。

朱子顺先回到自己家中,吃过晚饭,他把父母叫到一起,将自己离开“佐拉”一事前后经过说给他们听了。

“这不是坏事。正好,回到绿山守家在地,老婆孩子都需要你。”母亲先开了口。

“那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父亲问道。

“没想好。”朱子顺挠了挠脑袋“再找工作,一个是舒心,一个是薪资待遇。这两天我就去谈谈看。”

“你这个思想本身就有问题。”父亲提高了声量说“舒舒服服躺着数钱的事儿,我活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有这样的工作。”

“不是你说的那个意思。”朱子顺反驳道“我是说再去一家企业,别像‘佐拉’这种公司待着憋气,这年头多挣点儿钱又没什么错。”

“是得好好选择,现在这些什么公司,集团名称都挺大,挺响。里面到底是啥货色,外人真看不出来。不像过去都是国营厂矿,有组织管着,正规。”母亲用她的理解,替儿子解围。

“也是巧,本来我就打算找你说这事儿。”父亲起身,找出一张【半岛晚报】,递到朱子顺跟前“市里又开始招公务员了,你的条件都符合。这次机会别错过了。”

朱子顺看都没看,讲报纸扔到了一边,说:“朱家八代都没个当芝麻官的,我知道自己,也不是这种材料。我干不了!”

母亲见父子俩有些针尖对麦芒,赶紧将报纸塞到朱子顺手里,说:“这也是一条正道,我们学校刘老师的闺女考进文化局,据说工作又清闲,又稳定。你不妨再考虑考虑。”

朱子顺也怕惹父亲着急上火,拿起报纸回到了自己房间。

打开房灯,朱子顺粗粗看了一眼招聘的岗位,和前两次市局委办这些高阶岗位不同,此次招的大都是区,街道一些行政,市场管理人员。他更没有了丁点兴趣了。

同学中,那些已经考试进到公务员行列的人,朱子顺对他们的境况也都有所了解。其中有个考进市公安局,一心想成绿山‘福尔摩斯’的同学,穿着一身警服参加同学聚会。喝多了,才说出自己在市局财务处就是一个负责食堂帐的“账房先生”。

另一位文笔颇有些小才气的同学,直接被安排到了市府办公厅。结果没出半年便辞了职。

据这位同学说:“听起来我挺NB的,走到哪儿工作证一亮‘市政府’的。其实就是一刀笔小吏,成天趴在桌上写一些自己都不知道说些什么的报告,发言稿。我顶头上司是个快退休的副处长,头发没剩几根了,腰驼的跟罗锅也差不多少。”

“看到这个老副处长,就看到我的未来了。到了五六十岁,混成他那模样,一顶小官帽戴着,不值!”

那位同学进官场时间虽不长,但总结的却很到位:在“衙门”里有两种人,像我们这种平头百姓出身的,这辈子你如果就想混个滋润,那是个好去处。那些能青云直上,乌纱帽越带越大的人,是另一类。和我们百姓子弟不沾边,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朱子顺本来对公务员这份职业就没动心过,这些同学的现身说法,让他更提不起兴趣。

到厨房烧开水时,他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孩子还年轻,没有远见。等他到老了就知道后悔了。”

朱子顺知道,父亲所说的还是公务员一事,两代人对此理解真是大不同。他笑了笑。


  (https://www.02ssw.cc/147_147585/32390188.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