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 第1786章阿耶打算办一个辽东日报

第1786章阿耶打算办一个辽东日报


“这法子听着是有些绕弯子,不过倒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郭得刚心想,自己离开长安本是为了寻找说书的素材,为了那本《辽东从陛下御驾亲征开始》,如今却要在辽东重操旧业,倒也算是一种奇妙的循环。

“好,那我们用完饭便去打探,看辽东城哪家酒楼声名最响,我们就去哪家。”

郭云鹤对此信心满满,丝毫不担心会被人拒绝。

如今在辽东城,唐人的地位超然,高句丽人根本不敢招惹。

新设的警察署处理案件时,若有非唐人状告唐人,无论是非曲直,先打一顿板子再说。

这也是辽东特殊的等级制度所致,低等级者想告一等唐人,就必须先受罚。

若不愿挨这顿打,便只能作罢。

……

金太的三叔金华是个时运不济的文人。

当初他错失了入股金太铁匠铺的良机,此事至今仍让他扼腕叹息。

不过,念在金华是自己仅存的长辈,金太对他始终多有照拂。

金太打铁作坊里的一些文书杂事,都交由金华打理,并付给他相当优厚的薪酬。

此次金太师徒远赴辽东开设分号,金华也一并跟了来。

只是作坊初建,并无多少文书工作可做,金华这几日便一直在辽东城里闲逛。

此人虽有些游手好闲、眼高手低的毛病,却也确有几分文人的才思。

“来儿,你可曾留意到,辽东城近来涌入了大量外地客商。他们急切地想了解辽东城乃至整个辽东道的一切。方才我路过几家杂货铺,还听见有人在询问有无报纸可买。”

金华虽是文人,却对发财致富有着近乎疯狂的渴望。

他给自己的独子取名金来,便是明证。

金来在金太作坊办的免费小学读完书后,便被金华塞进了铁匠铺,帮着跑起了生意,美其名曰为堂兄分忧。

“阿耶,这不是很寻常吗?商人们来辽东,自然是为了赚钱。要赚钱,就必须摸清此地的情况。其他怀着各色目的来此的人,也同样有这个需求。”

金来跑起生意来相当机灵,但他满心只想着如何推广金太打铁作坊的产品,并未往别处多想。

“我注意到,《大唐日报》在长安城仅售一文钱,到了辽东却能卖到五文钱,还时常断货。上面的消息都已是十几日前旧闻,却依旧如此抢手。”

“来儿,你说阿耶若是在辽东城办一份报纸,会不会卖出个好价钱?”

金华蹉跎半生,也在反思自己的过往。

此刻他捕捉到了一个商机,便忍不住拿出来与儿子商议。

“嗯?”金来闻言停下脚步,注视着自己的父亲,“阿耶,您这个想法甚好。我稍后便去向大哥提议,让他考虑开设一家报社。”

“什么?”金华闻言一怔,“阿耶,您是说我们父子俩自己办个报社?这事儿为什么要找金太?他那么富裕,哪看得上这点小钱。”

“再说,我当年在长安,可是天天翻遍《大唐日报》、《长安晚报》、《曲江日报》和《风雪报》的,论经验,你们谁也比不上我。”

金华敏锐地嗅到了一个赚钱的新门路,自然不肯轻易放手。

他虽自认才学平平,但常年阅报品茶,对报纸的布局和文章风格也算略知一二,甚至还曾给《大唐日报》投过稿。

“阿耶,您还看《风雪报》?”

“啪!”

金华脸上泛起一丝红晕,随即一巴掌拍在金来的后脑勺上,有些恼羞成怒地呵斥道:“说正事!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立刻着手办一家报社。”

“规模不必太大,内容也无需多么深奥,只需将辽东近一年的变迁和城里每日的琐事加以整理,刊登出来即可。”

“阿耶,您是当真的?”

“那还有假!”

金来仔细端详着金华的神情,见这个平日里有些不着调的父亲这次似乎是下了决心,他对于办报的态度也随之转变。

如今长安城内报社林立,大大小小已有数十家。

若非野心勃勃,经营一家报社并非难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证影响力的同时,实现长期盈利。

“好,那我稍后就去找金太,请他出面做保,我们去大唐皇家钱庄贷一笔款子。我刚路过时瞧见了,辽东城的分号已经开张,想必正有许多优惠措施来吸引客户。”

金华到底还是要些颜面的,没有开口向金太要钱或借钱。

若他当初能再厚脸皮一些,金太也不会吝啬到一点作坊股份都不分给他。

“可行!但办报社没那么简单,除了要通过大唐新闻出版署在辽东的机构审核,我们还得雇佣一批工匠,采购一批设备。”

“辽东百废待兴,连印刷用的纸张供应都可能是个问题。再者,《大唐日报》那种大报社,都是养着一群撰稿人,才能保证每日都有高质量的文章和新闻。阿耶您若真要办,这些都得提前谋划。”

金华点了点头:“所以才更要去找金太。我们办报纸,对他的打铁作坊也是有益的。我们甚至可以直接把报纸命名为《金太日报》。”

金华似乎是打定主意要倚仗金太,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此刻这比任何事都重要。

“阿耶,我看还是算了,不如叫《辽东日报》更切实际。我们专注于报道辽东本地的新闻,介绍这里的风土人情、气候地理,再把今年各城攻防战中的逸闻趣事整理刊载。”

“到那时,对于初到辽东的人来说,《辽东日报》就是必备之物。就算一份卖十文钱,也不愁没人买。”

金来脑子转得飞快,一旦决定支持父亲,立刻就有了清晰的思路。

他明白,模仿《大唐日报》那样的全国性大报,短期内绝无可能。

既然大家对辽东充满好奇,那就投其所好,专门写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读者想看什么,他们就写什么,这便是《辽东日报》的生存之道。

“说得对!到那时,我们的《辽东日报》必将成为辽东家喻户晓的报纸,为我们金家带来滚滚财源。说不定,连金太的打铁铺子都得花钱在我们报纸上刊登广告呢!”

金华越说越是激动,仿佛已经看到自己成功创办报社的景象。

读了那么多年报纸,他对报社的影响力有着深刻的理解。


  (https://www.02ssw.cc/13_13094/1110936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