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 第一千二百章 亲属关系

第一千二百章 亲属关系


沈千川,并非靠着什么虚无缥缈的金矿起家。

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一次冒险的南洋航行。他敏锐地抓住了朝廷海禁政策松弛的窗口期,组建船队,将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运往吕宋、满剌加等地,换回珍贵的香料、胡椒、苏木、珍珠、象牙,乃至来自泰西的钟表、玻璃器。

一趟成功的远航,利润往往高达数倍甚至十数倍!

他极具商业头脑,不像其他海商那样只顾眼前利益。

他在南洋建立了稳定的商业据点,与当地酋长、殖民者都保持着良好关系;

他不断投入巨资建造更大、更坚固的海船,聘请经验丰富的航海师其中不乏懂得使用罗盘和牵星术的能人。

他还引入了类似“股份制”的模式,让船队船员、商铺伙计也能参与分红,极大地调动了众人的积极性。

朱兴明并没有禁止民间百姓海上贸易,反倒是大力支持。

调查人员核对了沈家近十年的海贸账目,发现其规模之大,利润之厚,远远超乎想象。

那些被查获的“来路不明”的黄金,很大一部分其实是通过合法贸易,从日本、吕宋等地换回的“洋金”,其成色与国内官金略有差异,实属正常。

剩余部分,则是沈家多年积累的合法利润兑换而成。

所谓“盗采金矿”的指控,在沈家庞大而清晰的合法贸易账目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为什么要诬告沈千川?那个证人为何要作伪证?

钦差的目光,投向了案件的发起者——那个名叫孟虎冲的商人。

这一查,又查出了一层更复杂的关系。

孟虎冲,竟然也经营着一支船队,同样跑南洋航线,但规模、效益远不如沈千川。

两人在生意上是激烈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这个孟虎冲,籍贯履历显示,他与京城里那位权势赫赫的暗卫统领、太子师孟樊超,竟是未出五服的本家兄弟!

在地方官府最初的案卷中,对孟虎冲的背景讳莫如深,审讯也是轻描淡写。

显然,杭州府的官员是顾忌孟樊超的权势,不敢深究这位“孟爷”的本家兄弟。

消息传回京城,朱兴明看着钦差密奏,脸色变幻不定。他没想到,一件看似简单的“盗矿”案,背后竟牵扯出商业竞争、诬告、以及可能的地方官徇情枉法,甚至还隐约指向了他极为信任的孟樊超!

他立刻召见了孟樊超。

孟樊超踏入乾清宫时,已经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

皇帝面色平静,但眼神深邃,一旁的张定也是沉默不语。

“你看看这个。”朱兴明将密奏递给他。

孟樊超双手接过,快速浏览,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当看到“孟虎冲”三个字及其与自己的关系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脸上瞬间布满寒霜。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沉痛而坚定:“陛下!臣对此事毫不知情!臣与那孟虎冲虽是同族,但早已分支,平素绝少往来!此人竟敢借臣之名,行此诬告构陷、扰乱法纪之事,臣恳请陛下,将此案交由臣来督办!臣必秉公执法,绝不徇私!若查实孟虎冲有罪,请陛下依律严惩,臣绝无半句怨言!”

孟樊超的反应,让朱兴明心中的一丝疑虑消散。

他了解孟樊超,此人忠诚耿直,将律法和职责看得比性命还重,绝不会因私废公。

朱兴明上前扶起孟樊超:“朕若疑你,便不会让你看这密奏了。你的为人,朕信得过。只是此事牵涉到你的族人,由你亲自处理,也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彰显朝廷法度,不因任何人而偏废。”

“臣,谢陛下信任!”孟樊超重重叩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臣即刻请旨,亲赴杭州,审理此案!”

杭州城,因为孟樊超的到来,再次掀起波澜。

暗卫统领,天子近臣,太子师!这些身份,让孟樊超的到来充满了震慑力。江南巡抚、杭州知府等一干官员,心中更是七上八下。

孟樊超抵达后,雷厉风行。他首先去大牢见了沈千川,亲自询问案情,安抚其情绪,承诺必定还他清白。随后,他立即提审了关键证。

在那个证人很快心理防线崩溃,承认是受了孟虎冲的指使和重金收买,作伪证诬陷沈千川。

紧接着,孟樊超直接传唤了孟虎冲。

公堂之上,孟虎冲起初还想仗着同族关系套近乎,口称“堂兄”,试图蒙混过关。

“住口!”孟樊超猛地一拍惊堂木,声如寒冰,“公堂之上,只有朝廷命官与涉案人犯,没有什么堂兄堂弟!孟虎冲,你可知罪?!”

孟虎冲被这气势所慑,脸色发白,但仍强自镇定:“大人……小人,小人不知何罪……”

“哼!”孟樊超将证人的供词掷到他面前,“买通证人,诬告沈千川盗采金矿,企图借官府之手,除掉商业对手!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说!你是如何贿赂证人?又是如何利用本官名号,向地方官府施压的?从实招来!”

在铁证和孟樊超的威严下,孟虎冲彻底瘫软在地,涕泪横流,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全部罪行。

原来,他眼见沈千川的海贸生意越做越大,自家船队难以竞争,便心生毒计,利用孟樊超同族的身份,买通证人,伪造证据,想一举扳倒沈千川,吞并其市场份额。

那批作为“罪证”的黄金,也是他暗中派人做的手脚,混入了沈家地窖。

案情至此,真相大白!

这案子其实很简单,只是地方官府畏惧于孟樊超的身份,而不敢正审罢了。

“人犯孟虎冲,诬告良商,扰乱司法,其心可诛,其行当惩!依《大明律》,诬告反坐,其所诬告何罪,便以其罪治之!今其诬告沈千川盗采金矿,此乃死罪!即刻收押,上报刑部、大理寺复核,秋后处决!”

“至于杭州府相关官员,明知案情存疑,却因顾忌权贵,不敢深查,渎职失察,一并交由吏部议处!”

宣判完毕,孟樊超亲自为沈千川打开枷锁,沉声道:“沈东家,你受委屈了。朝廷法度,绝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会放过一个恶人。”


  (https://www.02ssw.cc/1144_1144855/11109952.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