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代晋 > 第一四七四章 天时(二合一)

第一四七四章 天时(二合一)


  李荣的兵马行进的速度很慢。一则大军辎重很多,此处不似徐州道路通畅,这里的官道蜿蜒崎岖,大型器械的移动很是困难。而携带的大量雷汞碰触引信以及火药等危险物品必须要小心翼翼的行军,避免造成危险,这更让行军颇为缓慢。

  二则,李荣其实也不着急。此番北伐不是走马观花。李徽下达的内部政令之中明确表示,攻占的城池地盘务必迅速接管,派驻兵马,全面掌控。不但要快速的恢复治安,让百姓恢复平静。更要迅速建立官府体系,完成最快速度的接管和运作。

  在这种情形下,攻下高平郡之后,李荣派出兵马迅速解决了高平诸县的残余力量,派驻兵马,并且任命官员,恢复秩序。

  此番各路大军之中有个特殊的群体,便是徐州培养的大量后备官员。徐州的科举和举荐制度已经运作多年,学堂官学制度的推行也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先前数批入学的孩童已经成年,佼佼者已经选拔为后备官员,在各个衙门进行锻炼。

  徐青二州乃至淮南各郡的二三十个郡上百个县城衙门之中,大量的后备官员活跃其中。这些官员中的大部分都是经过系统的儒法学习培养的产物。而李徽所提倡的是真正的治理能力和变通的治理手段,这些人都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提拔的。

  当然,另外一部分依旧是大族世家子弟。这本就是李徽践行变通原则的结果。一刀切,激进的铲除世家大族的所有特权是不可取的,更何况在素质上,世家大族子弟往往高于普通人,李徽需要他们。世家豪阀,根深蒂固,拥有着较高的声望,大量的财富,根深蒂固盘根错节的人脉网络。他们的存在是一面双刃剑,对于治理而言,他们可能成为毒瘤和破坏者,也可能成为最好的帮手。

  李徽认为,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乃至很长一个阶段,自己都不能激进的铲除他们,因为那会带来恶劣的结果。李徽要做的便是掌控他们,为我所用,防微杜渐,不能让他们过于膨胀而反噬自己。

  正因为有这么多后备人才的储备,此番大军出征便要稳扎稳打,全面掌控局势,以防死灰复燃,后院起火。正因如此,李荣的兵马不疾不徐的北进。在进入济阴郡之后,慕容镇将济阴郡也清空了,李荣又花了数日时间派驻官员兵马接管,安抚剩余百姓。

  直到十一月十九,李荣的大军才正式进入东郡,当日傍晚兵临滑台城外。

  时已冬月中下,寒潮来袭,天气变幻。在李荣大军抵达滑台的当晚,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落下。

  这场雪一下,便意味着极寒天气的到来。每年最冷的时候已经来到了。

  滑台城中,半夜时分落下大雪让慕容镇大喜过望。他被告知天降大雪之后,兴奋的穿着薄衣冲到庭院里仰天大笑,作揖大笑,连声感激。

  慕容镇欣喜若狂的原因很简单,这是他过去几日思索对策之后得出来的唯一能够阻止东府军的手段。那便是期盼一场大雪落下,让东府军困于风雪之中,困于严寒之中。

  慕容镇知道关东的气候有多么寒冷。尽管滑台在黄河以南,但到了冬天依旧是滴水成冰,冷得让人无法忍受。平原之地,北风毫无遮挡的肆虐,关东之地有时候会下厚达两尺的大雪。整个冬天,只要一场大雪落下,接下来的日子便将在严寒和泥泞,反复的冰冻解冻之中渡过。

  慕容镇想不出击败东府军的手段,他也没有把握在正面交战中获胜。所以,他寄希望于严寒大雪的天气。自己不是东府军的对手,老天爷总能打得过东府军了吧?东府军抵达滑台之后,其后勤补给路线便已经深入了七八百里之遥。大雪严寒会让他们粮草无法供给,冰冻的河面会让他们船只无法通行,水路的运输也会断绝。

  这种情形下,东府军很快便会陷入断粮和寒冷的双重打击之下。任何一支兵马,都无法抵挡这双重的打击。很快他们的兵士会冻伤,会冻死,会因为断粮而内讧,会逃跑。这将让他们彻底溃败。

  “谢天谢地,老天保佑。雪再下大些。明日一早,我希望看到一尺深……不三尺深的大雪。哈哈哈,那就有意思了。我可以在城楼上欣赏东府军在冰雪之中挣扎的惨状了……”

  次日一早,慕容镇起床之后,第一时间来到庭院之中。他看到了厚厚的积雪覆盖庭院,树木房舍一片雪白。虽然没有达到他期待的三尺深的大雪,但这场雪的厚度也达到了尺许,已经是令他满意的结果了。

  慕容镇开心不已,忙洗漱上朝。进了大殿之中,众官员也都兴高采烈,纷纷向慕容镇道贺。因为慕容镇这几日都在念叨天降大雪可解危机的事情。这场大雪的意义,众人也都知晓。

  慕容超临朝之后,慕容镇面带笑容的上前奏道:“恭喜陛下,天佑我大燕。这场大雪,便是上天助我大燕的明证。这场大雪下来,滑台无忧矣。”

  慕容超很是高兴,笑道:“大将军感动了上天,祷祝数日,终于如愿以偿。大雪一下,东府军怕是要撤兵了。”

  慕容镇笑道:“那是陛下之德感动上天,是陛下之功。”

  慕容超点头,沉声道:“不过朕觉得不可掉以轻心。眼下虽然天时对我有利,但要防备对方狗急跳墙,最后一搏。他们可能为天气所迫而全力攻城,大将军可有对策?”

  慕容镇摆手道:“陛下不必担心。他们狗急跳墙是有可能的,但臣已经命人加固城墙和工事,全力防御。只需撑住两三天,他们便会自乱。昨夜或许他们还没感觉到什么,到了今天晚上,他们就会知道什么叫做雪后严寒。估摸着明日敌军营中要多出个几百上千硬邦邦的尸体,多出个几千伤兵了。陛下,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看他们的窘状了。他们来的容易,想走便没那么容易了。除非他们此刻便走,否则到了最后,他们便一个也别想活着离开了。”

  众人纷纷表示同意,上上下下心情轻松,恢复乐观情绪,气氛热烈了许多。

  朝会之后,慕容镇即刻赶往南城查看东府军情形。站在城楼高处,南城外一片雪白。大雪覆盖了原野,也将数里之外的东府军大营全部遮盖。

  远远望去,东府军大营之中烟雾升腾,似乎点起了大量的篝火取暖。东府军的营地就是露天的帐篷,只在外围筑了一圈土墙作为寨墙,显得寒酸之极。营地里,大量的东府军士兵正在清扫积雪,将积雪搬运到营地之外,显得杂乱不堪。

  从千里镜中看到这些情形之后,慕容镇更是安心。对方显然已经忍受不了严寒,开始生火取暖。这还是白天,这样的寒冷便已经忍受不住了,到了晚上那该如何是好。要知道雪后的今晚才是真正的严寒时刻。

  这帮东府军显然没有经历过严寒,冬天进军居然只用帐篷扎营,岂非是找死。大白天便开始生火取暖,这更是浪费柴薪。柴薪在冬天作战中有多么重要,他们一无所知。到了晚上,没有篝火便会要了他们的命。他们却在此刻就开始浪费柴禾,能有多少柴禾给他们用?

  一切都表明,对方完全应对错误,正在一步步的接近危险的境地。当然,这是慕容镇想要的。

  为了防备对方的攻城,慕容镇下令守军继续加高加固工事和城墙。过去几天,为了应付对方的炮击,慕容镇命人在城墙内侧搭建了低矮的以供兵士躲避。在城头也加固了工事。在城头垛墙之后建造了一条半人高泥包工事。这样更有利于抵抗对方火炮的轰击。

  如此一来,城头城下有了大量可以躲避炮火轰击的工事,可以大大的规避对方火器轰击带来的死伤,抵消对方火炮的威力。

  至于对方往城里轰击,那倒是没什么办法。但滑台城廓扩大之后,对方火炮的射程无法覆盖全城。若再南城轰炸,最多炸到内城中街位置,还有大半个城池是安全的。届时人员撤离安全之处,让兵马在城墙下集结便可。炸烂了房舍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是兵士不要受伤,不能让对方乘乱攻入城中便可。

  总之,慕容镇既做了安排和准备,又得到了他想要的大雪严寒天气,可谓是如有神助一般。离开城楼的时候,慕容镇心想:这一次东府军必败。东府军败了之后,要好好的整顿整顿朝廷里的那帮人。公孙五楼以及那帮阴阳怪气我的人,定不可轻饶。

  ……

  李荣军中,热气腾腾的大帐里,军中会议正在召开。

  鉴于天降大雪,大军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应对。行前针对必然遭遇的寒冷天气,东府军是有预案的。但预案只是基本的建议和行动的指南,必须要根据自身兵马的情况进行调整运用。

  昨晚的大雪,给大军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为应对大雪带来的影响,必须要召集众人发布命令,对大雪天气和接下来的严寒天气的影响做好应对。

  兵马需要做好防寒防冻的准备,以及安全上的准备。加厚帐篷,冬衣和睡袋虽然可以保证温暖,但此刻的天气需要进行炭火的发放和取暖。但还是要对兵士的行为作出一些安全上的规范。

  帐篷里点燃炭火的时候既要注意防止火灾引燃衣物和帐篷。那些都是易燃之物,大风天气需要严防火灾的发生。

  而且,石炭燃烧之后会在密闭空间生成毒气,故而必须要打开帐篷顶部的预留的三个出气孔,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毒气的排出。否则一夜过来,恐怕全军兵马都成了硬邦邦的尸体了。

  这一点李徽曾亲自做了动物演示。让几条狗在帐篷里呆着,点上火盆,给它们吃的饱饱的。那几条狗在帐篷里睡得香甜,但最终成了硬邦邦的几条。李徽特地跟所有将领解释了半天什么叫做煤气中毒,以及短时间中毒的施救方法。就是怕石炭普及军中之后使用不当带来严重的后果。

  后勤补给遭遇极大的困难。故而在生活物资上要做出规定。水倒是不缺,最怕的便是军中断粮。大军携带的粮草只够支撑数日,这之后,后续物资无法运抵的话,便只能动用压缩军粮和豆饼饲料了。压缩干粮固然可支撑十余日,但同样不能浪费,需要定量配给。战马牲口的压缩豆饼草料也需要定量配给。

  这些虽然都是琐事,但对于出征的东府军而言,这些都需要全部考虑周全,并且执行到位。细节决定成败,这句李徽挂在嘴边上的话也让李荣在过去的战斗中受益匪浅。

  当然,此次会议不仅仅是这样的议题。一个最重要的议题是关于攻城作战的方式的改变的议定。

  由于之前的战斗消耗了随军的炮弹中的大部分。遭遇这样的大雪天气,便基本上无法快速运抵补充了。原本的补给计划是,在大军抵达滑台城下的次日,后勤运输舟船将会将炮弹运抵大军,以弥补之前的消耗。

  但昨夜这场大雪,显然炮弹这样的笨重物资很难及时运抵了。这种情形下,之前肆无忌惮的炮轰城池的作战手段将无法进行。现有的开花弹和实心炮弹尚有千枚,但这已经无法保证长时间的无差别的轰炸。

  而滑台城的城池规模和城防规模也非之前的小县城可比。若以炮轰城池的作战手段,恐怕也难以奏效。别的不说,重炮的射程便无法覆盖全城。而城墙城楼以及城头上的工事设施也明显坚固了许多。

  在这种情形下,攻城手段需要采用另外一套办法,否则恐难奏效。

  当然,对于东府军而言,作战手段永远不会只有一种。可以大开大合的炮轰城池,雷霆攻克。自然也有按部就班的进攻手段。

  经过李荣和众将的一番商议,作战的方案很快敲定。具体作战手段便是,以现有的重炮炮弹对滑台南城的城头工事和设施进行摧毁和压制。之后,以冲锋车建立城下进攻工事,以四百名狙击火铳兵配合冲锋车推进到城下一百五十步的射程之内,外加射程达一百三十步的神臂弩对城头守军进行火力压制。这之后,兵马可进行常规搭建护城河浮桥,对城门伺机爆破,以及常规的攻城作战。

  麻烦的地方在于,攻城云霄车倒是组装完毕,但是在雪地上根本无法前进,根本无法抵达城下。所以大举攻城之时,要么能将城门爆破开,大军冲进城内。要么便只能用常规攻城手段,以云梯攻城。那样的话,伤亡必然是不小的,毕竟对方守城兵力数量不少,组织得当的话恐怕要费一番周折。

  故而,攻城计划虽然制定了,李荣心里却不太得劲。李荣当然不是怕有伤亡,打仗必然死人,何况是攻城作战。李荣只是不希望在和燕国作战中消耗兵力,毕竟东府军真正的对手是拓跋珪的魏军。

  但此刻也顾不得许多了。李徽的大军此刻应该已经抵达琅琊郡,不日便要向邺城进军。自己需要尽快解决燕国的事情,渡河北上,与之协同进攻。

  一夜过去。如慕容镇所料,雪后才是最为寒冷的时候。一夜寒风呼啸,清晨屋檐上的冰锥挂的很长,地面上冰雪没有消融半点,表面一层却已经冻成了硬壳。这是天气极寒的表现。

  就在这样的极寒之中,李荣率领的东府军开始了攻城行动。

  清晨时分,大批工兵出动,开始在距离城池数百步的距离搭建炮台工事。由于此番作战重炮需摧毁城头工事压制城头,且滑台城墙较高。为了确保重炮的命中,搭建丈许高的炮台可以有效的减小射击角度,避免炮弹被城墙城垛遮挡。增加火炮的直射命中效率。

  冰雪下的泥土冻的硬邦邦的,兵士们奋力挖掘,甚至动用了炸药包炸松泥土,将之装入泥包垒砌起来。数千人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建造了丈许高的炮台。随后,所有的重炮被拉上炮台安置完毕。

  寒风之中,兵士们身上冒着热汗,手上却冻得麻木。全部完毕后,数十名士兵受风寒侵袭倒下。更多的兵士手冻的通红皴裂。搬运重炮的时候,一些兵士没有将麻布手套戴上,嫌弃干活不利索。但他们的手只要碰到冰冷的炮身,片刻便会冻结。一扯便是一道血呼呼的伤口。可见天气之严寒,气候之恶劣。

  终于,在所有的火炮在午后未时安装完毕。随后分别进行了试炮的环节。

  但听大炮轰鸣之声次第响起,战场之上,震起的烟尘和雪雾随风扬起,像是又下了一场暴风雪。试炮的炮弹用的是装满了传单的炮弹。数十发炮弹轰入城中,大量的传单飘飘洒洒如大雪一般飘落。

  传单的内容自然是给大燕上下的最后通牒,要他们在半个时辰之内给出答复,是献城投降,还是执迷不悟。若是执迷不悟的话,那将丧失最后的宽大活命的机会。

  对方没有任何的回应,这也在李荣的意料之中。慕容超等人显然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想着凭借城池抵抗的。否则他们早就派使者和徐州接洽了。但战前散发传单劝降已经是东府军的惯例之一,倒也并不指望着起到作用。

  重炮调整了弹道射击诸元之后,对着城头城楼的轰炸开始了。在短短一个时辰时间里,东府军重炮向城头倾泻了八百多枚炮弹。将城墙上的工事箭塔炸了七七八八。不过新建的滑台城楼颇为坚固,挨了数十炮实心弹之后并没有倒塌。最后补了两发开花弹之后,倒是起了火,烧的浓烟滚滚。

  对方在炮响的那一刻便做出了应对。大部分兵马下城躲在城墙内侧的棚户里。城头留了少量兵士躲在垛口和工事墙之后,观察东府军的情形。以防东府军发起进攻。

  饶是如此,凶狠的轰炸还是造成了守城方的大量伤亡。开花弹在城墙上爆裂,炸得土石纷飞,工事后的守军血肉横飞。实心弹轰击在城垛上,大块的砖石坠落城下,砸毁了多处藏兵的棚户,砸死砸伤了许多守军兵马。

  未时过半,在炮火的压制之下。四十辆冲锋车开始前进。他们紧邻在一起,利用巨大的铁皮挡板作为工事往前推进,一直推进到城下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内。之后,将冲锋车两侧的铁腿插入雪地里固定,形成一道城下工事。四百名火铳狙击手下车就位。有着冲锋车前方巨大的弧形铁皮挡板工事的遮挡,他们将承担对城头敌军进行狙杀压制,以掩护攻城兵马的任务。

  另外,一千五百名神臂弩射手,举着大盾抵近一百步开外区域。铁皮盾牌下方尖刺刺入泥土之中,盾牌内侧支架打开,形成斜角支撑,组成五排盾牌工事。神臂弩射手们便将以盾牌阵作为掩体,配合狙击火铳对城头进行压制射杀。

  这期间,爆破小组对着城门进行了一次爆破。爆破进行的很成功,城门和吊桥都被摧毁。但城门洞已经被填埋了大量的沙包土石和拒马,一时之间是无法清理,彻底堵死。

  这其实也在李荣的意料之中。对方显然学会了吃一堑长一智。

  当东府军工兵冲到城下搭建进攻浮桥的时候,重炮的轰炸也同时停止。于此同时,观察到这个情形的守军发出了信号,城下无数的守军蜂拥而上,冲上城墙。

  随着城头箭支如雨而下,攻城战进入了最残酷的阶段。


  (https://www.02ssw.cc/1109_1109476/108853476.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