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 第1367章 明封八王

第1367章 明封八王


崇祯九年刚刚开年没有多久,紫禁城内多了许多往来的藏僧,来自乌斯藏和朵甘的各路高僧、头人,成为了乾清宫和内阁的常客。

大明皇帝似乎突然对佛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接连数日,不断召见不同教派的领袖。

继黄教的五世大海和尚和四世大学者之后,花教、白教,及一些较小教派的僧人,都依次被宣至西暖阁觐见。

这让五世大海和尚和四世大学者二人,内心都极为的焦灼,朱由检每次召见其他教派的僧人,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鸿胪寺的馆驿内,大海和尚和大学者屏退了左右,只留下一些核心的僧人和弟子。

大学者盘膝坐在中间的蒲团上,面色凝重道:“诸位都看到了,明国皇帝最近可是在不断召见其他教派的人。”

大海和尚有些不甘道:“老师,明皇此举,无异于将我等命脉交于其手,金瓶掣签若成定例,日后我黄教大小活佛转世,岂非皆需看明国朝廷的脸色?这……这让我等如何面对历代先师?”

其余几位僧众也都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所说的内容,无非就是不想答应把转世继任者的决定权,交给大明朝廷。

大学者眉宇间的褶皱也更深了,轻咳一声,阻止了几人的一议论声后,旋即用有些低沉的嗓音继续道:“阿旺罗桑嘉措,你可知我黄教能有今日,凭借的是什么?”

大海和尚沉吟片刻,答道:“是佛法的精深,是历代大德的无上修为,亦是信众的虔诚供奉。”

大学者微微颔首,点头道:“你说得不错。”

随即,他的话锋一转,又道:“但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当年宗喀巴大师整顿佛法,创立黄教,是选择。”

“俺答汗引入我教至草原,是选择。”

“如今,我们面对雄踞中原、兵锋正盛的大明皇帝,同样需要选择。”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在场几人,面色严肃道:“明皇非宋仁宗,亦非元惠宗,其志不在修佛,而在控驭天下。”

“他提出的金瓶掣签,看似夺权,实则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个由明国朝廷承认,名正言顺确定法统,减少内部纷争的机遇。”

“以往,为了寻访灵童,各世家、各寺院明争暗斗,耗费钱财,甚至刀兵相见,于佛法何益?若真能借此制度,杜绝此类弊端,未尝不是一件功德。”

一位中年堪布忧心道:“可是,仁波切,如此一来,我教岂非彻底沦为大明朝廷的附庸?”

大学者摇了摇头:“是附庸,还是借助朝廷之力,将佛法弘扬至更广阔的天地?明皇允诺,若我教遵从,便可获准在漠北、漠西传教。”

“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乃至瓦剌四部,那是多么广袤的土地,多少等待佛光普照的信众?相比起乌斯藏一隅之地的权柄,孰轻孰重?”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低沉:“而且,你们也看到了,明皇并非只找我黄教一家,花教、白教、红教乃至其他小派,都在其笼络之列。”

“若我们拒不答应,而他人应允,届时,明国转而支持其他教派,漠北漠西也落入他人之手,我黄教在乌斯藏能否保住现有地位尚且难说,更遑论发展?此消彼长之下,恐有覆巢之危。”

这番话点醒了在场不少人。

确实,大明皇帝给了选择,但也布下了阳谋。

拒绝的代价,可能是黄教在未来被边缘化。

大海和尚内心挣扎良久,深吸一口气,双手合十,长诵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为了佛法能广传世间,减少众生纷争,  我同意接受大明皇帝的条件。”

有了大海和尚和大学者的首肯,黄教内部很快统一了意见。

……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朱由检认真的翻看完手里的奏本,然后对温体仁道:“首辅,内阁打算如何票拟?”

温体仁满脸含笑道:“陛下,黄教在乌斯藏和漠北,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今他们愿意接受金瓶掣签,对朝廷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朝廷日后也能通过控制这些大喇嘛,来控制黄教,进而控制乌斯藏和草原。”

“内阁的意思是,朝廷可以在接下来的封赏中,对黄教有所倾斜,如此一来,其他教派或许也会答应朝廷的要求,”

朱由检微微颔首,继而问道:“内阁和礼部制定的册封名单,是怎么定的?”

温体仁想了想,面色一肃道:“启奏陛下,臣等已会同礼部、翰林院,查阅大量典籍,基本厘清了永乐年间册封乌斯藏僧俗首领的旧制。”

“初步拟定,仍仿八王之制,但根据现今各教派势力格局,略作调整。”

朱由检一抬手:“细细道来。”

“陛下,永乐年间,成祖皇帝主要册封了三大法王,分别为大宝法王、大乘法王、大慈法王。”

“此外又册封五大教王,乃阐化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阐教王。”

“臣等以为,此次册封,大体框架不变,但具体人选需重新厘定。”

“按永乐旧制,大宝法王原为白教活佛,此次仍可册封予第十世噶玛巴确映多杰,以示对白教传统地位的承认,但需其接受金瓶掣签条件。”

“大乘法王原为花教领袖,此次可册封予现任萨迦法王。”

“大慈法王原为黄教领袖释迦也失,此次陛下既已属意,可册封予五世大海和尚阿旺罗桑嘉措,以表彰黄教率先遵从朝廷制度。”

“至于这五位地方王……”

“阐化王原为帕竹白教,其位曾被藏巴汗篡夺。今藏巴汗丹迥旺波已获罪于陛下,故阐化王一系需重新考量,或可暂虚其位,或择帕竹旧族忠顺者册封。”

“赞善王原属花教,驻灵藏之地,此次可仍册封现任赞善王坚参藏卜。”

“护教王、辅教王、阐教王,此三王名号,可根据各教派势力及归顺态度,分别册封给黄教、花教或其他地方势力首领。”

“此外,还可沿旧制,册封一批招讨使、万户府、千户所等官职,授予各地头人,恢复永乐年间,朝廷对乌斯藏的治理体系。”


  (https://www.02ssw.cc/1102_1102443/43983595.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