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书屋 > 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 第1375章 斩尽杀绝

第1375章 斩尽杀绝


阮文道面如死灰,颓然地瘫倒在地,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宫伊织端坐马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心中暗自点头,这个黎珣,倒是个明白人,也是个有胆魄的人。

但他想救下这些交趾人,那完全是想多了。

宫伊织缓缓开口,打破了场中的沉寂:“黎珣,那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个阮文道?”

黎珣再次叩首:“请将军……请将军依律处置。”

宫伊织的目光扫向后面那些村寨的百姓们,被他冰冷的眼神看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避开了视线。

“逆犯阮文道,私设学堂,传播逆史,煽动叛乱,罪证确凿,按大明律,立斩不赦,其首级,传示清化府各地,以儆效尤!”

两名如狼似虎的倭人士兵翻身下马,将瘫软的阮文道拖到空地中央。

刀光一闪,一颗头颅滚落在地,鲜血染红了泥土。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和啜泣。

宫伊织接着看向黎珣:“黎珣,你虽曾从逆,但迷途知返,擒获元恶,保全乡里,其情可悯,其功可录,本官念你尚有良知,免你死罪,然,活罪难逃……”

他略一沉吟,继续道:“即日起,着你留守村寨,担任里正。”

“小人……小人谢将军不杀之恩!”

黎珣再次叩首。

宫伊织没有再理会他,目光威严地扫过全场惊魂未定的百姓:“首恶已诛,胁从不问!此乃朝廷天恩!尔等当谨记今日教训,安分守己,学习圣人之学,若再有人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阮文道便是下场,届时,绝无宽宥!”

“小人等谢将军不杀之恩!”

许多百姓听宫伊织放过了自己等人,皆是跪地谢恩,但仍有部分人,看向宫伊织他们的眼神中,依旧充满了冷意。

……

看着宫伊织他们离开的背影,一众百姓全都松了口气。

但大部分人看向黎珣的目光,全都带着一丝复杂。

没有人去理会跪在那里的黎珣,众人三五成群的各自散去。

而黎珣就那么静静地跪在那里,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黎珣在踉踉跄跄的站起来,走到了阮文道的无头尸体前,再次跪倒在地。

再说宫伊织这边,在离开村寨大约有五里地后,转头对身后喊道:“松本,井上!”

“在!”

“就地扎营,修整一番。”

“是!”

是夜,马队再次来到了村寨,看着已经彻底融入夜色中的寨子,宫伊织缓缓抽出自己腰间的马刀。

“所有人准备突袭,一个活口不留,事后将整个村寨,尽数焚毁!”

宫伊织可是还记得张庆臻的军令,白天的时候不好动手,还担心有漏网之鱼,担心走漏了消息,晚上就不用担心了,尤其是今天自己已经答应放过他们,村寨的百姓们定然没有准备,也不会想着逃跑,倒是可以省掉很多功夫。

随着宫伊织的命令,整整千余骑倭人马队,分两路,从东边,由南北两个方向包围了整个村寨。

很快,村寨内就响起了惨烈的喊杀声,以及交趾人惊慌的求饶声。

正在竹楼内为阮文道守灵的黎珣,听到声音后,猛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一把拉开木门,黎珣就看到村寨已经是火光冲天。

“不!不!”

黎珣瞬间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跌跌撞撞的向着村寨跑去。

“你们明明已经答应不追究的!”

黎珣冲着一名正在屠戮交趾百姓的倭人骑兵厉声喊道。

那倭人的汉话说得并不好,也听不懂黎珣在喊什么,见状,提着刀就迎了上去。

黎珣顿时大惊失色,慌忙抄起一根木棍做出了防御姿势。

“咚!”

一介书生,岂是经历过数次大战的精锐士卒的对手,那倭人连刀都没用,一脚就将黎珣踹翻在地。

“刺啦!”

那倭人举起手里的马刀,狞笑着一刀砍向了黎珣的脖颈。

黎珣的眼中满是惊恐和不甘。

至死他都没明白,这些吴军为什么会出尔反尔。

等天色堪堪将亮的时候,原本的村寨,已经变成了一片冒着青烟的废墟。

看着面前的废墟,宫伊织的脸上没有任何的情绪波动。

一旁浑身是血的松本,躬身问道:“千户,要不要将这里全部in清理了?”

宫伊织摇了摇头道:“不用了,马上就要下雨了,正好肥地,将来这块地的收成一定不错。”

松本闻言,忙是再次躬身道:“千户英明。”

随着宫伊织他们的离开,一场大雨也如约而至。

……

京城,紫禁城,乾清宫。

朱由检看着天上零零洒洒飞舞的雪花,脸色阴沉的能拧出水来。

“皇爷,还是进去吧,您都站了好一会儿了。”

王承恩一脸担忧的,看着身上已经落了雪的朱由检,低声劝道。

“王大伴,传旨齐王,命其广种粮食,一年至少为朝廷提供三……不,五十万石!”

“是,臣这就去让内阁拟旨。”

王承恩赶紧答应下来。

“另外,传旨交趾的陈士奇,命其立即先办法筹粮,交趾的人口要变吕宋多得多,让他至少为朝廷筹措百万石粮食。”

“除了交趾,柬埔寨、暹罗、八百大甸、缅甸等地,朝廷都要传旨给他们,大明可以用金银或是其他货物,和他们展开贸易,让他们为大明提供粮食。”

“皇爷也莫要太过担心,户部的太仓和各地的常平仓内,还储有三千多万石粮食,用来赈灾的话想来应该是足够的。”

王承恩再次出言劝慰道。

朱由检轻轻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在他那越来越模糊的记忆里,这场天灾至少还有近十年的时间。

在原本的历史上,一直等到鞑子入关,这场席卷全世界的天灾才算是出现了好转。

这么长时间的小冰河期,大明想要安稳度过,必须想办法从各地筹措粮食。

交趾已下,那接下来,大明就该加强对南洋其他国家的控制了。

就在朱由检心里正在筹谋,该怎么让南洋诸国成为大明粮仓的时候,一名内侍小步快跑来到了汉白玉龙壁下。


  (https://www.02ssw.cc/1102_1102443/43880821.html)


1秒记住02书屋:www.02s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02ssw.cc